
华法林抗凝的自我监测
华法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或静脉血栓形成后进行抗凝治疗的核心药物。但口服华法林片抗凝需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调整用量,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颇为麻烦。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如何自我监测华法林抗凝治疗。
目前国内使用的华法林有两种规格,国产的2.5mg和进口的3mg。一般医生会嘱咐患者自己固定一个时间服用,比如每天下午4点。这个时间问题很容易解决,不容易解决的是剂量问题。口服华法林后的抗凝指标主要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要求维持INR在1.8~2.5之间。对于瓣膜置换的患者,当INR低于1.8时,意味着服药量不足,可能导致瓣膜活动障碍,引起心功能不全,并会增加脑血管栓塞(偏瘫、神志不清等)或肢体血管栓塞(肢体疼痛)风险,高于2.5时则可能导致出血事件,若大于3.0则建议停服2~3天后复查凝血功能,视指标下降情况恢复抗凝并调整剂量。
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如何评价抗凝过度呢?须注意这些现象,包括刷牙时牙龈出血、流鼻血、皮肤易出现瘀青、小伤口出血较多、女性的月经期延长,此时应及时检查凝血功能,若INR超标则需咨询医师调整华法林用量。若出现便血、尿血、呕血、咯血、皮肤伤口流血不止等明显出血情况,或者有严重的头痛、胃疼,应立即到医院诊察。
此外,有些药物和食物对华法林的作用有影响,有的可增强华法林的效果,有的则可降低华法林的作用。常见的增强华法林作用的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奥美拉唑、头孢等抗生素,所以常可遇见感冒吃药后来复查发现抗凝指标超标的患者。此外,中药中的红花、丹参和当归也可导致华法林效果增强。常见的减弱华法林作用的药物则有口服避孕药、泻药、维生素K、雌激素、卡马西平,三七、甘草等中药也可抑制华法林的作用。因此抗凝过程中,用药须注意。
食物中的大蒜、银耳、鱼油、芒果和葡萄柚等可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而菠菜、胡萝卜、猪肝、西红柿、土豆、白菜、豌豆和西兰花等可降低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平时购买食材时也需加以注意。
同时,某些疾病状态也会影响到抗凝效果。肝功能异常、甲亢和发热会导致INR升高,而呕吐和腹泻则会影响华法林的吸收,从而导致INR降低。对于要接受手术或者牙科治疗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在服用华法林,在医院接受抽血检查时,抽血处压迫至少10分钟。因华法林有潜在致畸可能,准备怀孕的女性应告诉自己的产科医生。平时若出差、旅游,可咨询专科医生注意事项,并带上足够的华法林,进行量大的运动时应注意是否适合自己,同时要避免受伤。
一般开始抗凝时查血频率须高一些,住院期间可每日监测。院外若指标未达标或不稳定,建议2~3天查一次,稳定后则可半个月至一个月查一次。调整药量后则须密切监测INR直至稳定。
本文系李罗成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罗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