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损伤
连续收治几例膝痛的中老年女性患者,改变了以前的一些观念。中老年女性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膝关节渐进性疼痛为主,有时关节肿胀,最常见的还是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或者剥脱。但是这几例患者症状不像是典型的骨关节炎,查体还是考虑半月板损伤,后来的核磁和关节镜检查证实,关节轻度退变,但均存在半月板撕裂的改变,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修整后,症状明显缓解。
回顾一下病史,几例患者虽没有明显的运动损伤,但均存在损伤半月板的机制,包括:每天打乒乓球3-4个小时,而且是比赛状态;或者每晚在广场跳舞,有不明确的扭伤,但未予注意;再或者是有一位是追赶公交车后逐渐出现疼痛的,等等。那么这些运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损伤半月板,咱们半月板呢也不至于这么脆弱,但为什么有人就出现了损伤甚至是撕裂呢?
回头再去谈论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先看看我们这几位的情况,还具备另外一个共同点,即忍字当头。没有什么外伤史啊,当时有点疼不那么厉害,就当做一般的扭伤不加重视,没有休息,继续该干嘛干嘛,后来发现这个疼痛还是缓解不了,轻微的活动即感疼痛不适,偶尔还有关节肿胀,然后自行外用膏药,或者去医院就医也没有一个明确诊断,然后呢疼痛开始反复发作了,最终需要手术治疗。这个过程中,一开始的半月板损伤也许不重,但是因为疼痛造成关节不稳,而且因为没有得到足够休息,后期反复劳损导致半月板的撕裂,最终免不了挨刀。所以这个忍字,这个轻伤不下火线的观点在革命时期被大加歌颂,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反复验证,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并不是对所有的疾病都有效,损伤后,足够休息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是及早的、明确诊断
本文是余志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