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穿刺内镜微创腰椎间盘手术后出现反跳痛是怎么回事?
经皮穿刺内镜手术是当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微创的一种手术方式。其借助天然解剖间隙建立微创工作通道,内镜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对腰椎骨结构及软组织破坏极小,术后恢复快,给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治疗的选择。
患者多因腰腿痛保守治疗无效而选择微创手术。有不少患者在椎间孔镜术后的头几天感觉“脱胎换骨”,疼痛明显缓解了。然而再过几天或几周又会有点“打回原形”的感觉。是不是有复发了?很多患者焦虑不安。
实际上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椎间盘突出的复发。大多数患者继续适当的使用抗炎止痛的药物又能逐渐缓解。造成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可能如下:
1)经皮穿刺内镜微创手术只是把突出的髓核摘除,使得原本受压迫的神经松解,在神经根周围人为造成一个空隙。可是在医生关闭伤口后,这个空隙会被凝血块和周围组织损伤造成的水肿所充填,从而对神经根造成新的刺激。(图一)
随后凝血块被机化吸收,创伤造成的水肿也逐渐消退,伤痛逐渐减退,机体得到恢复。所以在恢复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加重过程。加重的时间从3-5天开始,到4-6周,甚至3月逐渐恢复。
2)微创手术摘除了突出的髓核,但纤维环的完整性手术是没有办法修补完整的。这就有可能有间盘内组织液渗入椎管内,导致神经周围再次出现化学成分变化,产生炎症。
有人打了个比喻,我觉得比较形象,容易理解。微创的髓核摘除手术就是通过外科的方法,拿掉了原先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椎间盘手术与双眼皮手术后的变化一样,先是眼皮周围会出血、水肿,青紫、变黄,最后水肿完全消退。然后出血完全吸收,呈现一双漂亮的双眼皮。所以在手术后出现反跳痛,我们需要一个耐心观察的过程。卧床休息、服用止痛、消肿药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