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恶性乳腺肿块超声如何鉴别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析步骤
乳腺肿块作为常见病,超声检查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作者参考相关论文在此供大家参考:
一、乳腺超声BI-RADS内容
包括: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状(圆形、椭圆形或者分叶状)和纵横比、边缘轮廓(光整/规则、不光整或不规则)、边界(清晰或模糊)、内部回声类型(弱、强、均匀、不均匀)、边界回声(前方、后方、强、中等、弱)。
远端回声(增强、中等、侧壁声影、中央声影)、导管解剖、弹性特征。
继发性的特征包括,皮肤改变、先天解剖结构的中断和反应性改变。
单个的参数不能鉴别所有病变,必须考虑多个标准。
• BI-RADS I类
• 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根据BI-RADS的描述均归于此类。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的淋巴门(侧面观)或者中央低密度(淋巴结门的轴向观)均视为正常淋巴结,属1类。
• BI-RADS 2类
• (良性):
• ①单纯性囊肿,
• ②随访后无改变的纤维瘤。
• BI-RADS 3类
• (良性可能大):
• ①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
• ②与皮肤平行或宽>高,
• ③边界清楚,
• ④周缘(与周围组织移行带或区域)窄而锐利,
• ⑤后方回声增强或无变化,
• BI-RADS 3类
• ⑥无周围组织变化,
• ⑦较大(≥0.5mm)钙化和/或两侧边缘锐利或规整的后方声影,
• ⑧内部无血流。
• 凡符合第1,2条,再加另外3条或3条以上者为3类。硬化性腺病归为3或4A类。
• BI-RADS 4类
• 4A类:属于低度可疑恶性。病理报告结果一般为非恶性,在获得良性的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后应进行六个月或常规的随访。例如可触及的、局部界限清楚的实质性肿块,超声特征提示为纤维腺瘤;可扪及的复杂囊肿或可能的脓肿。
• BI-RADS 4类
• 4B类:有中度可能恶性的病灶。属于这个分级的病灶放射和病理有紧密相关。部分界限清楚部分界限不清的纤维腺瘤或脂肪坏死可进行随访,但乳头状瘤则可能需要切除活检。(有的乳腺病、浸润性导管癌、叶状囊肉瘤-低度恶性等)。
• BI-RADS 4类
• 4C 类:恶性可能较大,但不像5类那样典型的恶性。
• 例如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实质性肿块或新出现的簇状细小多形性钙化。(如乳腺病伴灶性纤维腺瘤形成、浸润性导管癌等)。
• BI-RADS 5类
• ①形态不规则,
• ②与皮肤不平行或高>宽,
• ③边界不清楚(模糊,微小分叶,成角和/或毛刺),
• ④(强)高回声晕征,
• ⑤两边边缘不锐利或不规整的后方声影,
• BI-RADS 5类
• ⑥周围组织改变(Cooper氏韧带变直或增厚,正常结构分层中断或消失,皮肤增厚或凹陷),
• ⑦微小(<0.5mm)的钙化,
• ⑧内部有血流。
• 符合8条中的3条或3条以上者为5类,不符合2,3条或5类的条件者为4类。
• 超声BI-RADS的不足
• 1. 超声BI-RADS术语某些特征描述的界定:如病灶边界清晰和高回声晕。
• 2. 超声BI-RADS具体描述词汇的良恶性涵义和分类定义的关系,医生之间存在解读差异,从而影响评估的客观性。
• 3. 血流特征评估与仪器差异的关联性问题。
• 4. 缺少乳腺三维容积成像信息、弹性成像信息、超声造影信息在BI-RADS 中起到重要作用叙述。
二、乳腺影像学分型
超声乳腺分型
间质型:乳腺小叶、结缔组织占主要成分,乳管少、内径细。
中间型:乳腺小叶、结缔组织与输乳管成分相差不多。
导管型:乳管与乳腺小叶、结缔组织占70%,输乳管占主要成分。
钼靶乳腺分型
多量腺体型或致密型, 少量腺体型,脂肪型。
超声与钼靶检查方式存在差异。
三、乳腺肿块良恶性基本特点
良性标准(恶性风险< 2%):卵圆形,两或三个浅分叶,局限性(线形壁)界限/边缘清楚,均质性,边缘声影,走向与皮肤平行,远端增强,与脂肪高回声均匀一致,缺少任何可疑特征。
恶性标准:形状不规则,边缘分界不清楚,中心性声影,结构扭曲,走向与皮肤不平行,不均质结构。
四、BI-RADS分析步骤
肿块特征(Mass Features):
形状(Shape):形状(Shape):卵圆形(Oval),圆形(Round),不规则形(Irregular)。
病变方向(orientation):即肿块与皮肤平行(Parallel),不平行(高大于宽Not parallel,Taller than wide nonparallel)
边缘(Margins):缘即病变的边缘、外侧与邻近正常组织交界的边界相邻,描述与恶性风险增加关联,高度可疑恶性选择相关描述。
边缘局限的(Circumscribed),非局限的(Not circumscribed),不清楚的(Indistinct),有角的(Angular),微分叶(Microlobuated),针状(Spiculated)。
肿块局限性:边缘和形状清楚,病变与周围组织截然分界,大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
病变边界(Lesion Boundary) 描述病变与周围组织的过渡区:边界清楚:病灶与周围组织的锐利分界或是细微的,或是显示为清晰的任意厚度的高回声环。(作为良性的指标)。
高回声晕:肿块与周围组织无锐利分界,其间有一高回声过渡带。(作为恶性的指标)
边界、边缘、周边定义(日本学者的观点):边界是指肿瘤与围绕肿瘤组织之间的交界面,边缘是指邻近这个交界面的肿瘤区域,周边是指肿瘤周围的非肿瘤区域,而包含边缘、边界、周边三个部分的区域称为边界区域。
肿块非局限性(Not circumscribed):不清楚:边缘不清楚。角形:部分或所有边缘形成锐利线性交叉的锐角。微分叶:大于三个短小波形。针状:边缘锐利线状突出。
边界中断(abrupt interface):病变与周围组织的边缘截断。
声晕(Echogenic Halo):病变与周围组织间非锐利的晕环-回声过渡区,与癌症和脓肿关联。
回声类型(Echo Pattern):无回声(anechoic):无内部回声。高回声(hyperechoic):与脂肪或纤维腺体组织相等。复合(混合)回声(complex):肿块含有无回声(囊性),有回声(实性)成分。(作为恶性征象)。低回声(hypoechoic):与脂肪有关,整体包含低回声(如复杂囊肿)。等回声(isoechoic):与脂肪回声相等。
内部回声分析:一般而言,无回声(Anechoic)见于良性的囊肿,恶性的髓样癌和恶性淋巴瘤;极低回声(Extremely low)见于良性的硬化性腺病,恶性的髓样癌、恶性淋巴瘤、硬癌和实体管状癌(Solid-tubular carcinoma);低回声见于良性的纤维腺瘤和乳头状瘤,恶性的乳头样管状癌(Papillotubular carcinoma);等回声见于良性的纤维腺瘤和乳头状瘤,恶性的粘液癌和乳头样管状癌;高回声见于良性的脂肪瘤和脂膜炎,恶性的粘液癌。良性肿瘤多均匀,恶性肿瘤多为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形状随压力而改变:内部回声受压而更均匀很可能为良性,但不随压力而形状改变的肿瘤不能断言为恶性。
后方回声特征(Posterior Acoustic Features):表示肿块后方声传输的衰减改变。增强:后方回声增加(作为良性指标)。声影:后方回声减少不包括边缘声影(作为恶性指标)。组合类型:后方回声增强并侧边声影
本底回声分析(Background Echotexture):均质性(Homogeneous):与脂肪/纤维腺体相同均匀一致(Fatv/Fibroglandular),不均质性(Heterogeneous)。
肿块诊断特征分析(Mass Diagnostic Features):肿块占位应显示两个切面。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切面区分肿块与正常组织:如肋骨,脂肪小叶。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有助于更全面扫查、获得更多乳腺肿块连续薄层冠状切面、利于观察病变及周围细微结构。
周围组织分析(Surrounding Tissue):肿块对周围组织压迫。正常乳腺解剖切面消失。Cooper’s韧带变直或增厚。声晕。水肿:由于癌症、乳腺炎、放疗或全身性疾病感染引起。
导管变化(Duct changes):管径异常或树枝状。导管内肿块(Intraductal Mass)。
水肿(Edema):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网状改变。
结构扭曲(Architectural distortion):正常解剖切面破坏。
皮肤增厚(Skin thickening):局限或弥漫性皮肤增厚,除乳晕旁和下象限外正常皮肤<2mm。皮肤回缩或不规则(Skin retraction / irregularity):皮肤表面凹陷或扭曲牵拉不规则。
钙化分析(calcifications):钙化在超声缺乏特征性但在肿块内发现局灶性钙化具有一定意义。如果存在钙化以下全适用:大钙化灶(macrocalcifications):>0.5cm,粗大,声衰减引起声影。微钙化灶(microcalcifications):肿块外围、更小的钙化。微钙化灶:肿块内。
血供(Vascularity):与对侧或同侧乳腺组织对照获得血供的存在或增加,有助于肿块的分析。肿块内有或无血供:无血流可以是强力压迫使血管闭塞造成,病变内存在血供。毗邻病变存在血供。周围组织血供增加。
特殊病例(Special Cases)
单一所见或诊断病例:簇状微囊-无实性结构。复合性囊肿(Complicated cyst):囊肿并细微囊壁,移动性内部回声和/或液体-碎屑水平,可触及与偶尔不能触及(palpable vs. nonpalpable incidental)。
皮肤内或表面肿块:包括皮脂腺或表皮包涵性囊肿、瘢痕等。
异物:夹子,金属,导管,硅树脂等。
淋巴结:乳房内淋巴结,腋窝淋巴结。
本文是潘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