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德生 三甲
陈德生 主任医师
天津医院 关节外科

深静脉血栓知识十问十答

2616人已读
mmexport1538101010342.jpg

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手术尤其是关节外科手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要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每年的“10.13",是世界血栓日,深静脉血栓知识十问十答,可以帮助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

1、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什么?

答:下肢的深静脉是负责运送下肢血液返回心脏的主要通路,当各种原因使得深静脉系统里的血液发生凝结,形成栓子时,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此时肢体远端的血液回流通路受阻,大量的血液滞留在下肢,下肢静脉压力增高,使血液中的水分从血管腔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导致肢体肿胀、疼痛。

2、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都有哪些症状?

答: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胀痛、浅表静脉曲张。另外,肤色以潮红色居多,严重者甚至可以呈青紫色;皮肤温度略高;肢体沉重、抬高患肢可以部分缓解下肢肿胀症状。

3、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什么危害性吗?

答:若下肢深静脉系统里的血栓脱落,顺着血流方向返回心脏,再送达肺动脉,即可造成肺动脉的栓塞,称为“肺栓塞”。典型患者会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表现,轻者也可仅有咳嗽、胸闷等不适,但严重者可能发生猝死,故“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大量的静脉血液滞留在下肢,组织会发生严重的水肿并可能压迫动脉和神经,这类深静脉血栓在尚未严重压迫动脉时主要表现为下肢肤色青紫、麻木、肿胀严重,称为“股青肿”。如果已经对动脉产生严重压迫,则表现为下肢肿胀、冰凉、苍白、麻木,称为“股白肿”,二者病情都非常凶险,诊断或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截肢或死亡的严重后果。另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度过了急性期进入慢性期,由于下肢回流阻力大、血液滞留,还会导致深静脉瓣膜结构破坏,发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下肢的慢性肿胀、皮肤色素沉着、难以愈合的溃疡等。

4、为什么会发生下肢深静脉的血栓?

答:1856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提出了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基本要素:血管壁改变(内膜损伤)、血流变化(静脉瘀滞)、血液性质的改变(血液高凝状态),这三者是形成静脉血栓的重要要素。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不一定都会有发生血栓的后果,只能说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更具有倾向性,值得大家警惕。

5、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答:深静脉血栓主要发生于各种制动状态,如各种腹部或下肢手术后卧床制动、瘫痪在床、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患容易发生;长期静坐不动的人,如长时间乘坐飞机、汽车的人;司机、编辑、文书、打字员、机床工人等长期坐/立不动的人群容易发生;老年人、孕妇血液粘稠,较年轻人易患;男性、肥胖者、肾病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病理状态的人群也较健康人群易患。

mmexport1539429730014.jpg

mmexport1539429736616.jpg

6、怎么样才能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答: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表现主要是肢体的肿胀和疼痛。因为急性期血栓堵塞静脉管腔,迅速引起血液回流障碍,下肢出现明显的肿胀,这是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另外因为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疼痛一般出现在小腿肚子、大腿、腹股沟区等,这也是常见症状,如果肿胀和疼痛同时存在,就应该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形成。

7、深静脉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怎样的后果?

答:小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自愈的倾向,但是自愈后深静脉血栓后综合症(PTS)会比较严重,这种综合症由于深静脉瓣膜被破坏,不能有效阻止静脉血液的返流,主要表现为足踝部皮肤色素沉着、浅表静脉迂曲、深静脉血液倒流(有些患者表现为站起时或腹腔压力增高时自觉腿部有一种血液向下冲的感觉),甚至会发展至小腿皮肤难愈性溃疡形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一旦确诊深静脉血栓后应该及时就诊介入科进行治疗。

8、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答:若为急性期髂、股、腘等较大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可能随时脱落,造成致命性肺栓塞,主要治疗方法为介入手术(导管取栓、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导管溶栓等)和抗凝治疗。一般来说发生了“股青肿”或者“股白肿”的患者应该立即取栓治疗,对于需要接受取栓和或溶栓治疗的患者、或血栓脱落风险较大的患者同时还需要在下腔静脉植入永久或临时滤器,以减少肺栓塞发生的机率。如果发现深静脉血栓或下肢肿胀的时间已经进入慢性期,那么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在服药期间需同时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将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控制在2.0-3.0之间方视之为用药有效。若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如利伐沙班),则无需监测国际化标准比值(INR)。由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要求专业程度较高,而且具体的治疗方案要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制定,所以一旦怀疑或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当立即到介入科接受专业诊治。

9、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需要进行多久?为什么抗凝治疗后很多患者下肢还是会不同程度的肿胀?

答:一般来说,下肢深静脉血栓度过了急性期后,就演变成为一种以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为病理特征的慢性疾病。若想要改善症状,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就需要抗凝治疗,这个抗凝过程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需根据患者的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多寡,以及复查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的情况来进行调整。门诊上有很多患者患深静脉血栓多年,也规律口服抗凝药物,但是仍有久站、久坐后下肢肿胀,抬高患肢方可缓解,这是因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会对深静脉的瓣膜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瓣膜防止静脉血液倒流的作用被破坏,静脉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瘀滞在腿部,造成腿部静脉压力增高,渗出增多,从而发生下肢的肿胀。夜间或休息时抬高患肢使静脉血回流增多,可缓解肿胀症状。另外,口服消肿、改善循环的药物,并配合穿戴抗血栓医用弹力袜,这些专业的治疗能够减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10、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答:健康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运动锻炼下肢肌肉,这些肌群可发挥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从而起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需长时间坐或立位不动的职业人群建议时不时活动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要避免双腿交叉相互压迫,避免穿着过紧的衣裤妨碍血液循环。另外,平时要注意多饮清水以稀释血液,尽量少吸烟、少饮用咖啡、酒类。如果您已经属于易患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请您遵循介入科医生的指导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切勿自行用药。

mmexport1538653646494.jpg


陈德生
陈德生 主任医师
天津医院 关节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