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骨修补材料的选择与临床应用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临床情况,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外伤导致的颅骨损伤、骨折或缺损。
2.颅骨肿瘤导致的术后缺损,临床上常见颅骨骨瘤、脑膜瘤颅骨浸润、颅骨骨髓炎等病变需行手术切除治疗。
3.颅脑创伤、颅内出血等疾病行去骨瓣减压手术造成的的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手术的目的主要是:重塑颅骨的完整性,有效保护脑组织避免再次损伤;恢复患者外观、容貌; 改善脑脊液循环异常,避免积液等形成。
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透过 X 射线且术后仍能进行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
(2) 质量轻、机械强度大;
(3) 组织相容性好,不发生排斥反应、无毒性;
(4) 隔绝温度、不导电;
(5) 化学性质稳定、植入体内不腐蚀、吸收及老化;
(6) 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7) 可塑性强、修补后完美恢复外观;
(8) 术中使用简单、方便
常用的颅骨修补材料有:
一、自体骨
自体骨包括颅骨、胫骨、肋骨、肩胛骨、胸骨、髂骨等。
优点: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强度和韧性、隔温、防寒等优势
拥有完整的骨质结构以及诱导成骨潜能,促进骨质生长,骨缘愈合快,
特别适合头颅继续生长的儿童
缺点:
易吸收,常需二次手术植入合成材料
需开辟第二手术区,增加手术次数,对供区骨组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
受供区骨大小的限制且难以塑形
来源受限及术后感染率高
二、骨水泥
优点:
操作简单,塑形容易,不导热,无磁性不妨碍MRI检查。
取材方便,组织反应小,塑形快,粘合力强,与颅骨吻合牢固
缺点:
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聚合热,可引起脑组织损害
一旦塑形后很难修正
对于大面积缺损固定较困难,易塌陷
三、钛合金
优点:
耐腐蚀及耐磨损性能好
优异的生物组织相容性
术中不需处理骨窗缘
缺点:
CT、MRI、X 射线有伪影
边缘锋利易切割皮肤,导致修补物外露
在颅骨天然转角较大部位,如额突、额骨颧突与颞窝交界处、眉弓等处很难完美塑形
有导电导热性,不能在过冷或过热环境中久待
受外力易变形,不会自动还原
四、聚醚醚酮(PEEK)材料
优点:
质量轻、强度高
生物相容性高,无毒、耐高温、不水解
可透过放射性,CT、MRI检查无伪影
可恢复解剖重建,特别适合眶、颧等转角大复杂的位置,外形美观
缺点:
价格昂贵
术后常存在皮下积液等并发症
常见病例1
患者既往颅脑外伤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10月来我院行颅骨修补,术前行薄层CT扫描3D钛板塑形,塑形满意。
常见病例2
患者因头颅外伤于外院行手术治疗致颅骨额、颞、眶部颅骨缺损,术后1年来我院行颅骨修补
术前行薄层CT取得数据后进行塑形计划与模拟
术中PEEK与骨窗匹配并固定
术后外观塑形满意
常见病例3
患者因前颅底巨大脑膜瘤来院手术,术中脑组织水肿脑压高,予以去骨瓣
颅骨保存于患者腹壁,三月后行二期修复
取出保存于腹壁的自体颅骨
联合钛板行二期颅骨修补
本文是王笑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