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耿韬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关节外科
常见足踝疾病系列四:距后三角骨损伤
8796人已读
距后三角骨是由于距骨后方骨化中心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与距骨的其他部分融合而形成的一块附属骨。当距后三角骨在后踝有限的空间内引起撞击,反复刺激从而产生损伤,诱发炎症,导致疼痛,影响运动。病程较长者还可导致拇长屈肌腱损伤。
临床表现:通常有反复做踝关节跖屈动作或踝关节扭伤的病史,出现踝关节后方疼痛,后内侧明显,跖屈、行走及运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治疗方法:
1.制动、休息
2.冰敷、理疗
3.口服NSAID药物或局封治疗
4.保守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采用关节镜下距后三角骨切除,同时清理局部炎症及损伤的拇长屈肌腱,病变治疗彻底、手术效果好、并发症低、创伤性、恢复快,已成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本文是邱耿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