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连玉兴
连玉兴 主任医师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妇产科

(原创)多次人工流产致早期妊娠植入性胎盘1例

2812人已读

1. 病例报告

患者30y,因“停经68d伴不规则阴道流血34d,行清宫术后22d仍阴道流血”,于2000年8月15日急诊就诊。

病史:17y月经初潮,21y结婚,配偶健康。1991年6月孕3+月时引产1次,1993~1999年曾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5次。平素月经规律:5~6 / 28~30d,LMP:2000年6月9日。34d前开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色暗红,有小血块排出,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22d前在南京军区某医院行清宫术,病理诊断为正常绒毛及蜕膜组织。术后阴道仍持续流血,量如月经、色鲜红,淋漓不断,偶有小血块排出,无下腹坠痛、憋胀等不适,其间曾两次做B超检查,均提示子宫及附件无异常,给予抗炎、止血等药物治疗无效。

检查及处理:生命体征正常,一般情况较差,表情痛苦。外阴血染,阴道内有血块及积血,宫颈光滑、宫口微开,宫体正常大小、质中、无压痛、表面无结节感,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包块、压痛(-)。尿hCG(+)。按流产不全行清宫术,清出少量“典型绒毛”组织,术后观察 30min,子宫出血仍如前述。再次探查:宫腔无组织残留,宫壁似有“肌化”感,用刮齿搔刮宫腔,仅刮出少许内膜样组织,送病理检查,报告为:镜下见绒毛及蜕膜和较多血块;病理诊断:宫内妊娠。术后出血仍无改善。进一步处理:分别经肌注、静脉推注、静脉点滴立止血各 1,000U,静脉注射10 %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点滴缩宫素 50U,流血减少不明显。24h后实施甲氨喋呤( 50mg,静脉点滴)化疗,1+ h药物滴完,阴道流血明显减少,继续化疗2d,流血渐止。1个月后月经复潮。随访至今,月经正常。

2. 讨论

根据病史及临床经过,可诊断为早期妊娠合并植入性胎盘。本病的特点是:有多次人工流产史,阴道流血发生早。因绒毛深入子宫肌层,故虽多次清宫仍不能有效控制子宫出血,但应用化疗药物有效。

植入性胎盘的发生原因迄今尚不十分清楚。患此病者多有流产或刮宫病史,因而有学者认为可能与创伤性子宫内膜缺陷有关,因胎盘附着处的子宫内膜部分性或完全性缺失,为满足妊胎的生长发育,胎盘就必须向纵深发展、侵入子宫肌层,并从中获得营养。三年前笔者在某医科大学进修时,曾遇到1例28y的产妇,剖宫产术中胎盘娩出困难,初按胎盘粘连处理,结果引发子宫大出血,各种产科止血方法均无效,经抗休克、输血等对症处理后,行子宫切除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10d,其间曾再次剖腹探查,累计输血达10,000 ml,但最终还是死于难以控制的出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切除之子宫,病理诊断为植入性胎盘。该产妇为第8次妊娠,此前曾于早孕时人工流产6次、中孕时引产1次。

另一种观点认为,患子宫腺肌病时,孕卵可能通过某种途径种植在异位于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上,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为了满足妊胎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绒毛就必须向周边扩展、侵入子宫肌层。多次人工流产,不仅能导致子宫局部创伤、部分子宫内膜缺失,而且还可诱发子宫腺肌病,而成为植入性胎盘的高危因素。

因此,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工作,使育龄妇女要适时婚育,并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尽量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

本文刊登在原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的“妇产科学者之家”网站。

连玉兴
连玉兴 主任医师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