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强 纵隔肿瘤无处藏
手术时间一个小时,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术后第二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迅速康复出院……不是亲眼所见,不敢想象这是一例巨大胸腺瘤患者经历的肿瘤扩大切除手术的治疗历程。近日,我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连续为十余例纵隔肿瘤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屡建奇功。
患者王师傅来自于豫南,今年62岁,因发现眼睑下垂在当地检查发现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CT扫描发现了前上纵隔肿块,提示“胸腺瘤”。在当地内科保守治疗,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王师傅慕名来到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住院治疗。针对患者病情,胸心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张双林教授带领团队研究讨论后,决定实施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及胸腺扩大切除术。
术中,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取平卧位,剑突下正中长约2cm切口及双侧肋弓与锁骨中线交界处各一长0.5cm切口,通过胸腔镜完成胸腺肿瘤切除及胸腺扩大切除。手术十分顺利,仅耗时1小时,几乎没有出血,术后第2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无任何并发症,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完全控制,迅速康复出院。
据张双林教授介绍,每年都有大量纵隔肿瘤患者及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我院诊治。传统的经过正中劈胸骨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偏多,术后患者疼痛明显,恢复慢。经胸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切除手术,需要在患者右侧胸壁做3个操作孔,术中器械难免对肋间神经的压迫以及留置胸腔引流管都会引起术后患者胸部长时间的疼痛及不适,而且对于需要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来说,左侧心膈角脂肪很难彻底清除。剑突下入路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出现的胸腔镜手术新入路,我院在大陆内第三家开展了该项手术。与传统正劈胸骨和经胸胸腔镜手术相比较有以下优势:首先,手术出血少,视野开阔,对于双侧的膈神经及重要血管均暴露清晰便于保护,清扫纵隔组织方便、高效,无死角;其次,彻底避免手术对肋间神经和肌肉等胸壁组织损伤,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并且较好保持胸壁完整性,降低术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了胸管留置的时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患者住院时间大大减少,真正体现了微创胸外科技术的优势。同时,这一手术还具有一个切口可以双侧胸腔同时手术的优势,我院已经常规用于肺叶切除、双侧肺大疱、双肺结节等疾病的手术治疗。
本文是董彦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