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井达
刘井达 主任医师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手足外科

腱鞘炎是怎么回事?

6757人已读

什么是腱鞘炎(Tenosynovitis):

指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由于肌腱在运动过程中,反复受力,机械性刺激造成的慢性损伤。通常此类疾病也称重复性损伤。临床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中年女性居多。

腱鞘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是局部疼痛,触之压痛,多可触及硬结,肌腱活动时有弹响声,双手指及腕部的使用频率高,因此也是腱鞘炎的好发部位。

腱鞘炎的病因有哪些:

腱鞘是包绕在肌腱外周的两层保护性结构。外层为单层的的纤维性鞘膜,内层为滑液鞘,是一个囊腔结构,其中包含有少量的滑液,起到润滑作用,并确保肌腱有足够的活动度。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当反复进行一种活动就可引起肌腱与腱鞘过度的摩擦。早期阶段,此类机械性刺激可能腱鞘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进而出现充血、水肿及渗出。久而久之,局部的反复磨损,就会发生慢性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当腱鞘增厚达到正常状态的2-3倍后,提供肌腱活动的空间减少,加之肌腱与腱鞘不同程度的粘连,组织形状改变,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引起腱鞘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女性;

2、年龄30-50岁;

3、体力劳动者、长时间打字;

4、喜好反复手部练习某项运动或乐器;

5、发生过外伤;

6、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

7、哺乳期;

8、婴幼儿看护者。

该怎样治疗腱鞘炎:

腱鞘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能正常工作和生活,防止复发。早期症状较轻者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果无效就要施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方式有多种。可根据自身症状,严重程度,医生技术,病人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一般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都可以恢复正常的功能。

一、保守治疗:

1、制动:固定相应的关节,使肌腱保持松弛状态,减少活动,达到休息目的;

2、冰敷:使用冰袋敷于患处减轻肢体疼痛或肿胀;

3、理疗: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并学会如何锻炼放松肌肉或肌腱,缓解关节疼痛,避免肌腱及腱鞘的反复刺激。

二、用药方案:

1、非处方止痛药:布洛芬(ibuprofen)和萘普生(naproxen)等;

2、封闭:发病6个月内进行可以缓解症状,但手外科医生一般不建议使用,以免造成肌腱变性、断裂、感染等并发症。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方式:手术中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切开腱鞘,松解粘连的肌腱或切除部分炎性增厚的腱鞘组织,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

2、术后康复:术后24小时开始在手术医师或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肌腱、肌肉或关节活动练习,正确学习锻炼姿势或用力方式,避免出现并发症。

腱鞘炎如何预防:

1、工作多忙,多么喜欢一项活动,都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不要过久的重复某一项单一的活动;

2、工作要有间歇,中途可以休息几分钟,放松肢体,可以做一些舒缓动作,避免关节和肌肉的过度紧张;

3、办公用设备最好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不会让人觉得很别扭;

4、体力工作要有科学合理的岗前培训,学会如何使用工具。不要蛮干;

5、运动之前要充分准备,运动之后要有缓冲过程;

6、如果某处关节受过外伤或发生过腱鞘炎,注意保养,不要使用过度。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井达
刘井达 主任医师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手足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