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元旦感怀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没有任何人能够留住时光,2018就在每天的忙忙碌碌中悄然逝去,成为永恒。2019年的脚步已经近在眼前,每当此时此刻,总有很多感慨希望与患者朋友分享,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能够做得更好,救助更多的朋友。
首先我还是要感谢一年来对我信任的患者朋友们,是他们让我坚定前进的步伐,坚实地走完2018 的每一天。一年来共完成各类手术近500例,门诊患者约5000例,网络服务患者已经接近万例。每天都很充实也很疲惫,但内心是快乐的,这是作为一位医者的荣耀。
正是在广大病友的信任支持下,我的专业特色已经非常鲜明,并且在国内位居前列,包括耳内镜微创手术,突发性耳聋的救治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诊治。
耳内镜微创手术是我回国后确定的发展方向之一,在2015年3月参加了麻省总医院的耳内镜和咽鼓管疾病学习班后,我大为震撼,深感我国耳内镜需要奋起直追,而且大有可为。利用我多年鼻内镜手术的扎实的基本功和早年对耳内镜技术的关注,在大量浏览国外手术视频和专业书籍的基础上,很快我就将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工作,以几乎零失误的成绩顺利开展该项技术,并很快在国内崭露头角,得到同行的关注和肯定。三年来已经成功开展耳内镜手术近500例,处理了各类病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成功举办耳内镜新进展学习班,在国内大力推广该技术,培养学员近50人。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各类耳内镜学习班传授经验,与同行进行广泛交流,进一步是该技术臻于完美。全国各地的患者朋友纷纷慕名前来,亲身感受了耳内镜手术的优势,均满意而归。尤其是女性患者,可以不剃发可以不在耳后做切口,术后不许包扎绷带,几乎看不出做过手术,这无疑是颠覆性的改变。为了更好地让同行能够学习掌握该技术,我在大医直播连续进行了八场手术直播,对耳内镜手术进行现场解说,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普及推行该技术,我将持之以恒将手术直播进行下去,让患者充分了解该技术,让患者能够自己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因为患者满意永远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是突发性耳聋的早期救治和挽救治疗。突发性耳聋近年发病率增加明显,年轻化趋势明显,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患者的痛苦无助和信任的眼神让我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突发性耳聋至今病因不明,国内治疗现状混乱不规范,对于综合治疗关注不够。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关键还是在于激素的合理应用。发病早期应用激素是我们在国内较早提出的,经过近来大量的病例总结,我们更充分认识到早期激素治疗对突发性耳聋的预后至关重要。突发性耳聋必须作为急症对待,一定要强调精神治疗的作用,因为睡眠不佳对突发性耳聋往往是雪上加霜。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都有深刻体会,我们特别注重患者的精神治疗,让患者解除思想包袱,能够满怀信心地配合治疗,同时对于鼓室给药的治疗我基本亲历亲为,因为保证患者接受该治疗的同质性同样非常重要。正是通过这些努力,患者的治疗效果令我们振奋,不少全聋患者能够完全恢复。只要是较早就诊的患者,没有改善的寥寥无几。全国的突聋患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我院的治疗效果,几经周折来到我院治疗,成为耳鼻喉科病房的一道风景线。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病房是病友,出院后也成为好朋友,而所有的突聋患者都成为我的朋友,出院后依然会保持随访关注他们长期的恢复效果,给他们关怀,给他们解惑,因为突聋往往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的是耳鸣症状,甚至恢伴随终生。
对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注始于十年前硕士课题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在美访学期间通过阅读世界大师 Denis Poe的文章并在回国前亲临麻省总医院当面请教,使我重拾对咽鼓管疾病的兴趣。咽鼓管非常深在,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器管,发病率其实很高,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也有明显关联,给患者带来的困扰无法言说,国内关注咽鼓管疾病的学者更是寥寥无几。近年来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发明给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治疗打开了一扇天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该技术的适应症却非常值得探讨。我们在国内较早引进了咽鼓管测压仪,并与放射科合作研发了咽鼓管成像的方法,结合耳内镜检查和咽鼓管吹张试验能够对咽鼓管功能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价,选择咽鼓管扩张的最佳适应症,患者术后均收效显著。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查阅最新文献,2019年将对咽鼓管功能检查开展更全面更先进的无创评估,为咽鼓管疾病的诊疗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届时将为更多国内无医可寻的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展望2019 ,我们信心满满,我们将紧抓特色治疗,巩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我们将以患者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治疗成效的金标准,注重综合治疗,加强长期随访,与患者交朋友。随着国力的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广大患者的新追求。而大部分耳科疾病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将加强科普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认识疾病,不再恐慌,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成为真正的赢家。我将重温希波克拉底誓言,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服务更多的患者朋友,为健康中国尽微薄之力。
本文是李希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