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冯强 三甲
冯强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临床心理科

“不上学的孩子” 你到底怎么了?

1909人已读

妈妈:“冯医生你好,我最近急坏了,我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就不去上学了,你说我怎么办呢?”

冯医生:“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你能详细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妈妈:“我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就是突然不去了,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问TA也不说原因,整天早上不起床也不出门。我打电话问老师也说在学校里面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就希望医生帮我们看看怎么回事?”


类似的对话片段经常会发生在诊室里面,所以这次就想要和大家聊一下拒学的问题。

拒学其实不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不是一个精神医学的概念,但是会和这两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拒学是一个行为,在这个行为现象的背后,可能蕴藏着比较重要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科问题。比如说,情绪痛苦,甚至是焦虑症抑郁症的问题。

拒学和逃学以及品行问题有很大的区别,对此家长是知晓的,并且孩子并没有反社会行为,比如,欺骗、偷盗以及搞破坏。所以拒学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有可能会是某种精神类疾病的一个症状。比如说有一种常发生在儿童期的焦虑症,叫做分离焦虑,这样的孩子对于离开父母非常敏感,所以常常会有拒学的表现。

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大约1-2%的适龄学生会发生拒学行为,并且拒学的学生多集中在三个年龄段,分别是5-6岁,10-11岁,13-15岁,这也正好是面临刚入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转折时期。

拒学的表现其实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虽然去上学,但是整日闷闷不乐,不断地打父母的电话;有的孩子则是拒绝离开家门;有的孩子在上学的路上惊恐万分;有的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去学校。当拒学的孩子被要求去上学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极度的痛苦,甚至会表现为肌肉紧张、呼吸急促。经常会觉得自己病了,比如头痛和胃部不适。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孩子不愿意上学呢?小孩子会恐惧离开父母,大孩子会恐惧老师或其他儿童,青少年会恐惧社交。拒学的孩子比较容易有精神科的问题,往往会被诊断为,分离焦虑、社交恐怖、广泛性焦虑障碍、学校恐怖症,少部分也会被诊断为,惊恐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如果考虑一下他们的父母就会发现,由于分离焦虑而拒学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更有可能患有惊恐障碍;而诊断为恐惧症的孩子拒学,往往父母也会患有恐惧症或社交恐惧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就会从拒学孩子的家庭环境中去寻找线索,会发现拒学的孩子的家庭的功能是有一定的缺陷的,要么家庭成员之间过度纠缠,要么冲突明显,或者是一种与世隔绝的家庭环境。

那么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呢?有一种家庭评估的技术,就是试图通过理解孩子在家庭中,对于父母之间的交流有多么的关注,以及父母在解决他们夫妻之间问题时,会如何影响到孩子的心身健康,从而具体和明确的发现孩子拒学在家庭中的原因,以及发现通过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从而改善家庭关系和氛围,继而让孩子不再纠缠于父母之间,看到不上学的好处渐渐消退,从而放心走向学校。

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孩子的拒学问题会和夫妻扯上关系,这个就是家庭关系的奥秘了。孩子对于父母的关系会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感兴趣的多。往往在心理诊室里看到,最关心妈妈眼泪的人就是孩子,最能说出妈妈心声的那个人就是孩子,有的时候孩子在诊室里昏昏欲睡,但是一旦谈到父母的冲突立马精神了起来。所以在婚姻中,那个看似最容易受伤的人往往权力最大,因为孩子的心不知不觉已经和TA连在一起了,一起恨着TA的恨,痛着TA的痛。

因此在家庭评估中,我们可以准确的通过观察孩子的生理表现,从而发现父母以及他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参与到孩子的生病过程中的。最终帮助家庭找到“家锁”,打开孩子不上学的“心结”。


冯强
冯强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临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