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唐旭霞 人已读
陈女士带着未满月的小女儿萱萱来到唐医生的诊室,陈女士告诉唐医生,萱萱刚出生的时候耳朵形态有点畸形,当地医院告诉她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已经开展起了新生儿无创耳形态畸形矫正治疗,她高兴地抱着老二就找了过来。其实她的大女儿出生时双耳形态也存在一些畸形,由于那时候国内还未普及无创的技术,只能等到大女儿6岁时去做了矫正手术。
唐医生告诉陈女士,萱萱的耳朵属于耳形态畸形中的招风耳,无创矫正的最佳时间是出生后1个月,最晚不可超过6个月,萱萱现在还未满月,现在开始矫正,效果应该比较理想。在评估了宣萱的情况后,唐医生给宣萱进行了无创的耳畸形矫正术,经过8周治疗,宣萱的耳廓形态有了明显的改善,陈女士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那么什么是耳形态畸形,耳形态畸形该如何处理呢?且听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耳形态畸形:由于产道挤压、胎位睡姿等外力因素作用在耳廓上引起形态学变化。耳形态畸形发生率高,但却容易被忽略,故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正常的耳廓形态是什么样子?
正常耳廓的形态中高点,低点,前点,后点及各个基本结构的标定可以帮助各位宝爸宝妈进行大致自评。
耳形态畸形分为哪几类?
1.招风耳
招风耳多见于双侧,萱萱的招风耳可以在出生后使用无创的方法达到以上图片的治疗效果。
2.猿耳
3.杯状耳
耳廓前倾类似招风耳,但耳舟及三角窝变窄。患者躺平时,耳廓呈向上的杯子而得名。
4.耳轮畸形
5.垂耳
耳轮自身折叠;耳廓上部呈幕状垂落,遮盖对耳轮上脚,致耳廓高度降低。
6.耳轮脚横凸
耳甲腔中耳甲脚异常突起,部分突起可延长至对耳轮,为耳轮脚在耳甲腔内的延伸。
7.环缩耳及隐耳
隐耳:耳廓软骨上端隐入颞部头皮的皮下,上方的颅耳沟变浅或消失,无明显的耳后沟。用手指向外牵拉耳廓上部,可显露耳廓全貌,但松开后恢复原状。
8.混合畸形
包含以上两种及以上畸形的属于混合畸形。
为什么要关注耳形态畸形?
老观念认为只要多拉拉,多摸摸就会好起来,可数据告诉我们,70%的耳形态畸形在不治疗的情况下会保持原样甚至更加严重。
耳形态畸形发生率在中国局部地区的调查中可达到57.46%。一般建议在5.6岁后进行手术,但在成长的5、6年中,90.3%的孩子拒绝外人谈论或关注他们的小耳朵,但这一年龄的小朋友对新鲜事物存在浓厚的好奇心,“与众不同”的小耳朵往往会成为班级的焦点,而小耳朵主人的心理也会逐渐出现问题,超过一半的儿童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并产生敌对心理,甚至有20%的儿童会出现抑郁情绪。小耳朵也会带来大问题。
耳形态畸形的无创矫正
耳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透明质酸,其含量受到产妇雌激素的影响,雌激素能增加透明质酸的浓度,从而增加耳软骨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新生儿体内含有高浓度的产妇雌激素,雌激素在出生后3天到达高峰,在6周后回到正常水平,母乳喂养会减缓新生儿体内雌激素下降速度。故我们要争分夺秒对而耳形态畸形通过力学矫正的方法进行治疗。
最佳矫正治疗时间是1个月以内(新生儿3-21天),此时治疗时间短(2周),治疗效果最好;新生儿1-3个月时,治疗时间会延长,效果也会有所下降;新生儿3-6个月时治疗的佩戴时间明显延长,皮损、皮疹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矫形器外观
治疗效果展示
唐医生提醒各位宝爸宝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不要让耳形态畸形成为孩子今后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及早干预,让孩子的生活更美好。
本文是唐旭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