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诊断发生胃癌,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被诊断发生胃癌,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心态:突然间被诊断出非常严重的疾病,人的心理状态会受到强烈冲击,然后出现几个阶段的异常心理过程,很多人会经历一个拒绝相信、自暴自弃等等负面情绪后才能调整到积极面对心态上来。(护理系教材里有很大篇幅讲这个的,欢迎护理同事补充)只有积极心态,才能最顺利完成后续诊断、治疗。作为医生、亲属一般要采用缓和的方式,让病人知晓自己疾病的大概情况,引导病人建立积极心态。
2、了解胃癌诊断治疗的大概方案:胃癌是最常见疾病之一,绝大数情况下,确诊并不困难,胃镜检查取出标本,再经过病理检查就可以确认。确定肿瘤到了哪一期是更关键的,因为胃癌的治疗方法,是根据分期来决定的,不同分期,治疗方案不同。所以,仅有一张胃镜加病理报告,是不能决定治疗方案的,这样的微博私信咨询,医生都不爱回答,因为至少要这篇这么长。胃癌分期依据,主要来源于增强CT扫描,早期病例的超声胃镜(EUS)也很重要。局部淋巴结肿大,可以手术切除;而有腹水、有肝脏肿块等等,可能会比较麻烦。当然这方面也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如果胃癌很早期,可以采用胃镜下切除(ESD),不需要外科手术,由掌握内镜技术的消化内科医生或者内镜医生完成,手术后细致的病理检查,来判断是否确实是内镜切除就足够,少数病人可能需要再进行外科手术。如果胃癌超出了粘膜下层,一般要外科手术,在有条件的医院由有足够能力的医生那里,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当然开腹手术也并不可怕,顺利情况下术后恢复也可以很快。手术切下来的标本,病理科医生会进行分析,确定最终的分期,期,需要外科手术的胃癌病人,多数需要辅助化疗。如果手术前检查发现一些不适合立即手术的因素,医生会建议先进行化疗,甚至放疗,然后再判断,可以手术。那些直接手术的病人,也可能在手术刚开始的探查后,发现一些术前CT等检查看不见的转移,需要暂停手术,等待几个周期化疗后再切除。贲门周围的肿瘤,采用化疗后手术的更常见对于不适合切除的病例,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而在结肠癌、乳腺癌、肺癌治疗中应用的很多的靶向药物治疗,目前还在研究中,HER2阳性的情况下,已有有效的靶向药物,另外也有国产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应用阶段,适应证很广,真实效果还在研究当中。需要强调的是,一些被评估为晚期的胃癌病人,采用目前常规治疗,也可能有较长期的生存。这种人目前还很难预测出来,经过一段时间规范治疗,才能鉴别出来,超乎寻常的疗效,最关键在于这些人的肿瘤本身对治疗敏感,而不是神医灵光乍现。
3、时间、经费准备患病后需要做好充分的人力财力准备。疾病性质严重,不管能否自理,都要尽量找家人、亲人、好友陪同,分担困难。目前胃癌治疗在医保覆盖范围内,一般不上医院的人,一定要理解医保毕竟只是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对高要求的支持是不足的。当费用超出一定范围后,可以申请大病医保,困难较大时,国家政策的帮助确实很大。胃癌治疗所需要的时间,跟病情分期相关。内镜下切除或者外科手术一般从发现问题到住院、手术、出院10多天内可以完成,费用一般数万元内。微创手术包括内镜ESD有可能有一些超出医保范围的耗材。术后辅助化疗一般需要半年时间,定期每周期住院几天。
4、治疗之后的随访完成全过程治疗后,还需要定期复查。胃癌复发多发生在2年内,所以2年内要每3月复查。2年后仍需要定期复查。
5、如何避免胃癌:胃癌的发生原因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避免胃癌发生比较困难。不吃这个不吃那个,这在胃癌预防中,效能并不大。当然烟熏、烧烤后的肉食,还是应该少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种二级预防,最有效。胃镜检查是个人筛查胃癌最有效的办法,但那些因为害怕胃癌,每年做几次胃镜的人,是错误的。上面最后一段话,最后再重复一遍:注重二级预防,是最实在的胃肠肿瘤预防措施。祝好运常相伴!
本文是蔡开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