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险与后颅窝拥挤程度的关系
三叉神经痛的根本原因是三叉神经受到了血管的压迫,那么,后颅窝的拥挤程度是否与血管与神经接触机率的大小有关呢?因此,华西医院的Cheng等通过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群的后颅窝拥挤程度。所有的纳入人群均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用3D slicer 软件重建技术计算后颅窝体积(PFV)、后颅窝脑组织容积(HBV)以及后颅窝拥挤指数(PFCI,HBV/PFV*100%),该结果发表在2018年1月的《J ClinNeurosci》上。
纳入研究的病例组为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于华西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46例患者,对照组由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6例正常人群组成。所有纳入的研究者均接受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利用3D slicer软件(3.6.3版本,美国)中的分割和测量模块对后颅窝体积及脑容积进行重建并量化,再计算后颅窝的拥挤指数。3D slicer软件用于分析后颅窝体积和脑容积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注:红线界定后颅窝的上界和下届(A);在轴位和冠状位上勾画出后颅窝及脑组织的界限(B、C);3D slicer重建后颅窝
本研究中为了验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1周后对磁共振数据进行重复测量,重复测量后的结果表明测量数据可靠程度高(r = 0.83, p<0.001)。最终,研究结果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组中的后颅窝体积与后颅窝脑组织容积均较对照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2,0.16),而后颅窝的拥挤指数病例组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此外,后颅窝的拥挤程度还与性别有关,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女性的后颅窝显得更为拥挤,(85.8%±2.1% versus 84.1%±2.6%; P=0.023)。
作者认为,本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及女性患者的后颅窝拥挤指数更高;后颅窝的拥挤指数可能较为敏感的反映出脑脊液在后颅窝流动空间的大小;拥挤的后颅窝使血管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增加了血管压迫神经的机率与压迫程度,是引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风险因素。
文章信源地址:(PMID:29066228;DOI:10.1016/j.jocn.2017.10.032)
本文是沈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