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丁丽君 三甲
丁丽君 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心理科

感谢---给所有患者和来访者

1272人已读

通常在我看门诊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我都会问我的患者:“是什么原因,你选择来看我呢?”

患者的回答也五花八门,大致有以下的回答:

“我总是心悸、胸闷有很长时间了,最近做了一个梦,叫我到仙岳医院来治疗,才能治好,我查了一下你有看心理科专家门诊,就来了…”

“是综合医院的医生介绍我来找你的,说你水平很高”

“是福州的一个医生介绍我来找你的,说你治疗强迫症特别好”

“是我的心理咨询师叫我来找你的,说我的情况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啦,指定叫我找你”

“我的朋友(亲戚、同村的人、邻居等)找你治好了他们的病,叫我来找你的”

“我的朋友说看你的门诊不用吃药,开导一下就好了,所以我来找你”

“我看了你的文章,你的公众号,觉得写的很好,很准确,写的就是我的情况,所以来找你”

“看了网络上其他患者的评价,都说你是一个好医生,所以来找你”

有的父母告诉我:“孩子自己查的资料,一定要看你,所以挂了你的号”

“你长的很和善”,或者“你很像我一个姑姑,”或者 “你和我同姓”。

还有的人说:“我刚好周五有时间,周五上午是你的特需门诊,所以就来了”

听到林林总总的回答,我明白:“没有一个人是无缘无故来到我们面前的。”即使是刚好这一天有时间的患者。为什么恰好TA周五上午有时间呢,而这个周五我又恰好没有停诊呢,恰好TA还约到了我的号呢?

每每这时,我的心里总是多了一份沉重,我应该怎样的加倍努力,才能对得起这份“有缘有故”呢?

而有的患者,在这份缘故里面,又有一些善意的、急切的、不合实际的期望。如果这份期望没有被矫正,我是注定要伤害到TA了,因为我不能满足TA的那些不符合科学和不切实际的期望。

我常常会针对不同的“缘故”,做一些应对的方法。

凡是别的专业人员转介过来的,我需要做的工作会少一些,首先我会做评估诊断,以确定他们没有转介错,这真的是属于我的专业范畴的疾病;其次,我会评估这个患者的治疗难度,因为有时候,作为高年资的医生,经常会接到同行转来的难治性病例。我会做更多的解释和对预后的更多的澄清工作。

若是因为做梦梦到要来看我的,还有什么和我同姓、长得和善、和谁很像啊,这是一种治疗前就拥有的好的移情关系,我会努力善用这样一种积极的移情,更好地与患者建立治疗联盟。

还有一些患者,他们的期望不符合科学和实际。这时,我需要花比较大的精力与他们做解释,例如:“介绍你来的感妈妈并不是不用服药哦,她是之前规规矩矩地服药一年,之后病情临床痊愈了才停药的,后来才没有服药的啊”。

例如:“冒爸爸的惊恐发作是经过一次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就好了,但是大部分的心理治疗都需要一定的疗程,并且需要自己付出大量的努力。冒爸爸的个例不一定能复制”。

很多来访者把心理治疗认为就是开导一下,或者打开心结,但是心理治疗并不是“开导”那么简单(详见既往文章:医生,你帮TA打开一下心结)。然后我会根据TA的具体诊断和严重程度,来告知来访者治疗需要的时长和可能的预后。

还有的人会直接告诉我,某某在我这里看的,吃某药就好了,甚至会直接要求我开某种药物给TA,这时,我需要更多地跟TA解释两种疾病的不同,两个人的对疗效和副反应的个体化差异。

在初次访谈中完成这些工作,我们才能开始真正进入治疗。

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次“有缘有故”。每一个患者或来访者来找特定的医生,不仅是有缘分,更多的还有很多故事。

做为患者,真心不容易,他们来看专科医生以前需要先自我诊断,决定看什么科,还需要自我检索,决定看哪个医生,而这个决定,是关乎TA的生命与健康的。

希望有一天,我们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守门人,每一个患者,只需要去找TA的全科医生(家庭签约医生),告诉全科医生自己的不适,呈现自己的症状,把剩下的工作,都交给全科医生,由全科医生决定如何转诊专科医生,找到最合适的医生。

丁丽君
丁丽君 主任医师
厦门市仙岳医院 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