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ROP发病轻者可只遗留发病痕迹,不影响视力,严重者双眼均为不可逆的增殖性病变,直至完全失明。一、ROP分区:
I区:以视乳头为中心,视乳头距黄斑中心凹距离2倍为半径的圆形区域。Ⅱ区:I区以外,以视乳头为心,视乳头至鼻侧锯齿缘的距离为半径的环形区域。Ⅲ区:除I区和Ⅱ区外剩余的月牙形区域。《二》ROP病变根据不同的程度可以分为5期
1期:分界线期,周边无血管区与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末梢之间出现分界线。
2期:嵴期分界线增宽、增高,呈嵴状隆起。
3期:增殖期,嵴伴有视网膜外纤维血管组织增殖。由于增殖组织的量而分为轻、中、重三型。
4期:次全视网膜脱离,因视网膜下渗出或增殖膜牵拉或二者均有,引起次全视网膜脱离。根据是否侵犯黄斑中心又分为A与B两期。
5期:视网膜全脱离。附加病:plus后极部视网膜血管迁曲怒张,表明ROP处于迅速进展期。
二、检查:
1.超声:对于白瞳症患儿超声检查可判断眼底是否发生视网膜脱离以及视网膜脱离的类型与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 Retcam儿童眼底照相机:可用于ROP患儿的筛查,收集眼底检查图像资料,提供眼底检查客观依据,激光治疗以及手术后随诊,甚至可行ROP患儿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三、治疗:
1. ROP 1~2期:由于85%左右的病例可自然退行,定期观察。
2. ROP 3期:3期患儿一旦进展至阈值病变,即视网膜病变范围超过5个连续钟点或累积8个钟点,合并Plus病, 应在进行激光光凝、冷凝治疗或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
3.ROP 4~5期: 对于4期患者,针对部分视网膜脱离,用巩膜扣带手术或保留晶体的玻璃体切割术来治疗。5期患者则使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剥除纤维膜以及粘附的玻璃体可以获得大约30%患者的部分或全部视网膜复位。但手术成功率较低, 即使手术成功, 也只能使患儿保留光感或较低的视力。
本文是董洪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