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洪李锋 三甲
洪李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五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器械治疗(1):理想已成现实?

2112人已读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是全球主要致死和致残性的疾病之一,每年有700万人死于高血压病。其中联用多种抗高血压药物仍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占20%~30 %。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 亿人,按照这个数据估计,我国有将近5000 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另外,合并有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 < 130/80 mm Hg) ,因此实际存在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比预计的要多。

目前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保护靶器官及控制多重危险因素等,但疗效不尽人意。在我国,血压能达到治疗指南要求的靶目标水平的患者仅占6.1 %。虽然多数患者血压不能达标可归咎于依从性差,不能遵守无症状时仍需终身服药的原则,但这正说明开拓新的高血压治疗途径,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弥补药物疗法的不足刻不容缓。有鉴于此,器械治疗或(和)导管消融治疗应运而生。

研究表明,肾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肾脏不仅是交感神经激活的靶器官,同时也是交感神经激活的重要来源。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问世之前,外科交感神经切除术和内脏神经切除术曾用于恶性高血压的治疗,但因其严重的副作用而被摒弃。2009年4月,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的Krum教授和他的同事报道了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技术。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肾脏交感神经传入和传出纤维选择性分布于肾动脉壁的浅表部位,通过射频消融术在肾动脉局部选择性毁损肾脏交感神经纤维,达到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不影响其他腹部或下肢神经支配,达到了在降压的同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目的。随后公布的Symplicity HTN-2 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经导管肾脏去交感化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1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杨成明等发表了“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例报告 ”。随访发现2例患者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1例未达到目标水平,但令人欣喜的是该患者用药种类较术前减少了1~2种,用药剂量不变或减半。同年7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卢成志等为1例56岁女性顽固性高血压患实施功治疗经皮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术者通过对患者双肾动脉进行射频消融,实现双侧肾脏去交感神经化。术后患者即刻血压120/75 mmHg,该患者已停用全部口服及静脉降压药物,术后24小时内血压波动于120~135/75~80 mmHg之间。该学者随后进行的5例人体研究均获成功。目前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一致表明: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消融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使顽固性高血压得到显著而持续的降低,是一种安全、新颖、有效的治疗技术,预示着高血压器械治疗新时代的到来。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肾脏交感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解剖学分布特点及其神经纤维的组织学再生性使得我们对肾脏去神经话的远期疗效表示心存疑虑,期待真实世界的更多、更长时间MRCT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观察和检阅。

洪李锋
洪李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五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