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定朝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帕金森病人如何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发表者:向定朝 人已读

帕金森病治疗中,在适当的时间服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相比于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组合,服药时间对疗效的重要性常常被帕友们忽略。服药时间不对,疗效将打折扣。

确定合理的服药时间以及服药间隔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将症状改善的需求与药物的有效期相互匹配。

如何选择每天首次服药时间

每天首次服药时间是一天中多次服药的"基准"。

如果睡眠基本正常,一般建议在早晨醒后即服用每日的首次药物,通常在早晨6-7点服用首次复方多巴。

对于早醒的帕金森病患者,首选睡前服用长效药物来解决,次选凌晨加服药物的方式。尽量早晨6-7点服用复方多巴,以免影响全天服药的时间间隔。

如何确定服药间隔时间

每天多次服用的药物,服药间隔时间非常重要,又常被忽略。需要每天多次服用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每次服用药物疗效持续的时间通常较短,例如美多巴,该药在血液内浓度的半衰期只有大约1.5小时。对于中期的帕金森病患者,服用一次复方多巴的疗效大约持续4小时甚至更短。如果服药间隔大于这个时间,则疗效出现中断表现;患者在服用下次美多芭前,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现很可能加重,出现"剂末现象"和"运动波动"。因此服用美多芭的间隔,应是在前一次服药疗效即将消退前大约半小时即服用下一次的美多芭。这样疗效有望保持连续。相反,如果人为加大服用美多芭的间隔,必然导致疗效不稳定、不持续。即使是比较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如果间隔6-10小时以上服用美多芭,也有类似问题。这种服药间隔在一些担心药物副作用、每日两次服用美多巴、息宁的患者中并不少见。这种做法,相当于人为地造成"运动波动"。

饮食优先还是服药时间优先

受饮食影响的药物应优先考虑服药时间。这类药物主要还是复方多巴类药物,包括美多芭、息宁、达灵复等。饮食中的中性氨基酸对这类药物吸收代谢有显著抑制和竞争性拮抗作用。因此一般应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用这些药物。这时需要考虑是以服药的规律性间隔为准,还是以习惯性的吃饭时间为准。如果为了更好的疗效,应以服药的时间为基准,调整吃饭时间。因为进食时间早或者晚只是方便与习惯的问题,而服药时间的提前或者挪后将影响疗效。越是病程长、病情重的帕金森患者,越应该以服药为侧重点。不受饮食影响的药物服药时间容易定。除了美多芭等应空腹服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推荐饭中或者饭后服药。因此上述药物服用时间受到限制。基本不受饮食影响的药物包括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雷沙吉兰和司来吉兰)、金刚烷胺和罗替高汀经皮贴剂等。

每日一次的药物也需规律服药

近年研发应用的一系列新药,在药理机制和药物释放方面有显著优势,主要在于一次用药即可长期起效。这类药物包括罗替高汀经皮贴剂(每日只需贴一次)、雷沙吉兰(每日1片全天起效)、普拉克索缓释片(每日口服一次)。这些药物的服药时间比较好确定,每日相对固定时间用药即可,通常是早上用药,不用再刻意计算服药间隔和提醒服药时间。既提高疗效,又简单便捷,显著提高依从性,减少服药对生活的干扰。

影响睡眠的药物需要注意服药时间

金刚烷胺和司来吉兰两种药物影响睡眠,一般应避免下午服用上述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导致日间嗜睡,因此白天服用时应避免过大剂量。对于睡眠不好的帕友,睡前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望将不良反应变成疗效。

不要忽视夜间症状

忽视夜间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可能出现或者加重夜间一系列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正确的用法是以疗效持续稳定的药物,覆盖夜间更长的服药间隔。雷沙吉兰、罗替高汀经皮贴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缓释片等药物可兼顾日间和夜间症状,是稳定治疗的优选药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