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命运和解,拥有更强大更美好的生命
3个月前冒爸爸一家去云南旅行的时候,不幸遭遇了车祸,冒爸爸经历了骨折和之后的治疗,现在刚刚恢复。
在身体上恢复的同时,冒爸爸的心理却没有同步恢复。
甚至比刚刚遭遇车祸时出现了一些更严重的情况,如天天晚上做噩梦,白天不断地在脑海里闪回车祸的现场情景,再也不敢坐车,上下班都走路去。
冒爸爸以上这些情况,在医学上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心理疾病。PTSD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病因学比较明确的心理疾病,可惜,虽然病因明确,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那么,我们能否防患于未然,能否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呢?
从病因学上说,未来和意外,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作为人类,我们无法预防和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
然而,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展出PTSD。那么,我们怎样预防PTSD的发生?
当我们的人生中出现创伤性事件的时候,通常马上心中会有一个声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上苍如此不公平?”,这甚至会导致一些原本虔诚的教徒变得背离TA的宗教,因为TA认为TA的神不公平,抛弃了TA。这样的负性思维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的第一反应,随着创伤事件的渐行渐远,我们慢慢领悟出另一个声音:“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我碰上了,可是生活仍然要继续,我可以选择不被创伤击倒,我可以选择变得更好、更强”。
如果我们总是对命运耿耿于怀,总是怨恨创伤性事件的发生,甚至因此怨恨与此相关的人事物,甚至主宰命运的神,我们就很难从创伤中痊愈,更容易发展出PTSD;相反,我们如果与命运和解,放下怨恨,继续往前走,就能更快地从创伤中痊愈,甚至成为更好更强大的自己。
在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阿甘过着简单的生活,珍惜生活中的所有,不论遭遇什么都过着简单知足的生活;而他的上司泰勒在战争时失去了双腿,陷入沉沦与抑郁,最后在泰勒终于与上帝和好后,开创了与阿甘一起的事业的高峰,重新找回尊严与生命的意义。
正如我之前在公众号发的文章《感谢贫穷与感谢富裕》中所提到的一样,我们感谢我们生命中不美好的事物,是因为我们与命运的和解,是一种放下;相反,我们感谢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是一种感恩,感恩命运的慷慨赐予。不论是和解或是感恩,都是我们继续往前的动力。
这一理论与基于优势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把目光和焦点放在我们拥有什么,而不是我们丧失了什么。因为贫穷,我拥有了努力拼搏的压力和动力,所以我与不美好的、给我带来很多痛苦的贫穷和解了;因为富裕,我拥有了更多的资源与机会,我感恩命运的恩赐,所以我更加努力和珍惜。
对于基于优势的理论,很多人都觉得有些阿Q,明明我都已经失去了很多美好,我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只聚焦在我所拥有的呢?
以下是我参加会议时亲身经历的两个残疾人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的观点真正改变了我对“基于优势”的理论的看法。“基于优势”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更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
肢体残疾的王女士,她已经30多岁了,身高不到1米,因为儿时的一场疾病后身体不能再长高,身体不能摔倒,只要摔倒就会导致多处骨折。也不能提任何重物,为了防止跌倒必须拄拐仗行走,18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康复后没有柱拐杖导致摔倒和全身多处骨折,从此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拐杖;她的行李只有一个非常小的布包,只有两条丝质的连衣裙和一条丝质的睡袍,她告诉我因为她必须把行李减到最少。会议发了好几本书和资料,她都无法随身携带,而选择了寄快递回家。王女士个性乐观健谈,是当地一个职业协会的负责人,拥有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其乐融融的生活。
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我自己拥有太多了。刚认识她的时候,我非常羡慕她的不怕冷,我穿了西装,而她只是一件薄薄的连衣裙,而当我知道她的不怕冷是因为长时期的为了减少行李而锻炼出来的时候,我对自己能拥有的太多的平常没有注意到的东西都觉得十分珍贵;我虽然因为患哮喘后变得十分害怕寒冷,甚至连夏天也要带上薄羽绒衣,可是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幸福,我很庆幸自己有力气可以提得起自己的行李箱,可以把行李箱内塞满各种需要甚或不那么需要的物品,我不需要为携带最少的行李而耿耿于怀,也不需要为预防自己跌倒而随身携带拐杖。
李先生是一位盲人,他告诉我说,他自己认为盲人是所有残疾人里面最好的(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因为盲人大多在家里或自己的工作场所等熟悉的环境,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生活工作,而出门时如果有家人朋友陪伴也都可以自己行走,不像其他残疾人可能常常需要他人协助,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他十分庆幸自己是盲人,大多数时候可以独立生活,而不是其他残疾。
李先生的这番话让我十分震惊,因为之前我一直认为盲人是所有残疾人里面最不幸的,从没有想到过盲人相对于其他残疾人,也有这些优势。
他们与命运和解,聚焦于自己所拥有的,感恩生活的赐予,活出了美好的生命。
我们也可以,每一个身处低谷的人,每一个罹患身心疾病之苦的人,我们也可以与命运和解,拥有更强大更美好的生命。
本文是丁丽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