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抗血小板药物与冠心病

发表者:黄舒洁 人已读

循环中的血小板具有粘附,变形,分泌,释放及聚集的功能,在生理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活性增强,不仅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更是导致冠脉血栓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因此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药物之一,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

抗血小板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分为如下几类:1.环氧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种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临床上用于冠心病的一 二级预防,ACS的治疗,PCI及冠脉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等症状的预防。2.ADP受体拮抗药 ,代表药物为氯吡格雷在预防急性血管事件发生方面优于阿司匹林。据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案,效果更好,该类药物的另一个代表为替格瑞洛,是一种可逆的,有直接活性的ADP受体抑制剂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相比,起效更快,抗血小板作用更强。3.IIb_IIIa受体拮抗剂 此类药物的代表维替罗非班其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终末环节,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血小板的聚集,延长出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具有高效高选择性的特点。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代表药物西洛他唑,可增加血小板和血液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进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是有效和安全的抗血小板药物。

1559403449.png


本文是黄舒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