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预处理?预处理有哪些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患者须接受一个疗程的超大剂量化疗,有时再加上大剂量放疗,这种治疗称预处理。
预处理目的有三:
(1)清除体内残存的恶性细胞或骨髓中的异常细胞群;
(2)抑制或摧毁体内免疫系统,使输入的骨髓不易排斥;
(3)为骨髓干细胞植入形成必要的“空间”。
按是否含有放疗,将预处理方案分为两大类:1.含有全身照射(TBI)的方案;2.不含TBI的联合化疗方案,通常由白消安和环磷酰胺组成。因为预处理中包含的药物和放疗剂量很大,常会造成患者机体的严重毒副作用。
预处理相关并发症
1.恶心呕吐 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几乎所有病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医生会事先为您使用止吐剂,建议清淡易消化饮食。
2.口腔疼痛 预处理过程中放、化疗及移植后使用的部分免疫抑制剂会使口腔黏膜变得非常脆弱,常引起黏膜炎。有时整个消化道都会受到刺激而疼痛,严重程度取决于治疗方案及病人的反应。
3.腹泻 放化疗可导致消化道粘膜损伤而导致腹泻,严重者水样泻,可伴腹痛,腹胀等症状,若不合并感染一般可自行消失。
4.神经系统症状 一些药物如白舒非等,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癫痫发作,在用药前医生会给予药物预防,一旦发生会给予药物干预,一般不会留后遗症。
5.心脏毒性 一些药物如环磷酰胺,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等可能损伤心肌,对心功能减退或累积用药较多的患者,可能诱发急性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移植前进行心脏全面评估,合理选择药物,用药过程中注意液体速度,出入量平衡,大多可以避免。
6.发热 一些药物如阿糖胞苷,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等输入后会发生发热反应,感染亦会产生发热反应。
7.出血性膀胱炎 移植早期发生(2周内)的血性膀胱炎多和药物有关,预处理药物如环磷酰胺,白舒非均可导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严重者可出现小便中血凝块甚至尿路梗阻。而迟发型(2周后发生)的出血性膀胱炎常与病毒感染及免疫损伤有关。膀胱炎的发生与预处理用药及免疫抑制强度等有关预后良好,一般可自行恢复。
8.其他 如乏力、脱发、口干、便秘等。
本文是孙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