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植相关的并发症有哪些?
移植后早期常见并发症
(一)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由于供者与受者主要及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移植物中的淋巴细胞在宿主体内增殖分化,对宿主靶器官造成免疫损害,产生的病变叫移植物抗宿主病,通俗又称“排异”。GVHD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皮肤粘膜、肝脏、肠道。自体移植和同基因移植者则不会发生GVHD,异基因移植急性GVHD发生概率为20-60%,慢性GVHD发生率为50%左右,致死性GVHD发生率为5-20%。
GVHD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原发病类型、移植前原发病状态、供受者HLA配型、年龄、预处理方案、预防方案等。
1.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有三种形式:
超急性GVHD:在干细胞植入过程中出现,多发生在移植后10天左右
急性GVHD:多出现在移植后三个月内
慢性GVHD:多出现在移植三个月以后
以上时间界限并非绝对,可以出现复发型及迟发型急性GVHD(100天以后出现),也可以出现重叠型GVHD(兼有急性GVHD及慢性GVHD的特点)。
2.急性GVHD的常见临床表现:
皮疹:多发于手掌、足掌、面部、四肢,主要表现为丘疹,压之褪色,可伴瘙痒,严重者可伴水泡及表皮脱落;
肝脏:表现为食欲不振、黄疸、转氨酶升高等;
消化系统:表现为胃痛、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肠穿孔等。
3.慢性GVHD主要表现:
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皮肤增厚、皮肤溃疡,毛囊增粗,严重者皮肤质地硬化甚至影响功能;
毛发指甲:毛发稀薄、易断裂、毛发变白,指甲棘状突起,易脆裂等;
粘膜:口腔及阴部粘膜多发溃疡、粘膜白斑、红斑、苔藓样变、粘膜萎缩、干燥等;
眼睛:角膜结膜干燥、无泪、无菌性结膜炎以及持续性角膜上皮损害、角膜溃疡等;
肝脏:黄胆,白便,转氨酶及转肽酶升高,胆红素升高;
肺部:胸闷气短,干咳,肺气肿,肺大泡,自发性气胸,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
肌肉关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多发性滑膜炎、关节挛缩,骨关节疼痛,关节腔积液等;
肾脏: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慢性腹泻,吸收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等;
全身表现:低热,疲劳,体重下降,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免疫球蛋白缺乏等。
轻度GVHD由于可伴随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因此对控制原发病,预防复发有一定益处,但重症GVHD则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出现,则需要尽快治疗。治疗方式是加强免疫抑制,最常用的是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菌素,激素,骁悉,以及各种单克隆抗体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减轻各器官的损害,但也增加了发生感染的机率。
移植期间的感染
感染是导致移植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在造血未恢复前,病人造血系统处于衰竭状态,粒细胞缺乏,造血恢复后,体内免疫细胞及功能仍未恢复(细胞免疫水平的恢复需要6-24个月时间),因此移植后早期,尤其是3个月内,易发生各种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各类疱疹病毒,以及其他罕见病原菌。
感染可累及各个脏器并表现为相应的症状,最常见的有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等。预处理开始需应用广谱抗细菌、真菌及抗病毒药物对常见病原菌进行预防,一旦发生突破性感染,则会更换成强效的抗菌药物。由于一些病毒无特异有效抗病毒药物,感染的清除完全依赖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因此容易病情反复。
移植一些特殊并发症
1.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CLS)
是预处理放化疗损伤血管内皮,释放炎性因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一系列临床反应,表现为水肿,体重增加,多浆膜腔积液,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治疗反应较好,死亡率较低。
2.肝窦阻塞综合症(SOS),又名肝静脉闭塞综合症(VOD)
一般发生在移植后3周内,多在1-2周,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肝区疼痛、体重增加、胸腹水、水肿、黄疸、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发展为肝性脑病,死亡率较高,发病率与原发病类型、预处理强度、既往肝病病史等有关。
从预处理开始给予扩张微血管的药物进行预防,大大降低了SO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3.间质性肺炎
多发生在移植后100天内。临床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影像学表现为广泛的磨玻璃样改变,病因与预处理药物、病毒感染及免疫损伤等因素有关。
部分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效果好,部分尤其是病毒感染相关肺炎对药物反应差,可能因进行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4.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
表现为高血压、水肿、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不全、腹泻、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外周血可见红细胞碎片,血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等。
TMA发生与移植预处理损伤、免疫损伤、感染及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他克莫司有关,部分控制原发因素及停用相关药物后好转,部分则发生多器官损害甚至有生命危险。
5.移植后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PTLD)
与EB病毒感染相关,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持续高热,进行性血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EBV DNA检测阳性,流式细胞学检测可见异常增殖的淋巴细胞,淋巴结活检符合淋巴瘤病理特点。
是一种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的早期并发症。移植后避免过度免疫抑制,定期进行EBV DNA监测,定期输注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功能,CD20单克隆抗体进行抢先治疗等可大大降低发生率及死亡率。
6.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移植后感染、药物损伤、TMA、免疫损伤、原发病中枢浸润等均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顽固性高血压、抽搐、麻木、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及神志异常等,部分预后良好,部分则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移植后远期并发症
1.慢性GVHD
影响生活质量(详见上文慢性GVHD),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反复感染。
2.内分泌系统受影响
可能甲状腺功能低下、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脂血症所致股骨头坏死、性激素水平下降,尤其是女性患者,清髓移植后大部分会停经,失去生育功能。
3.二次肿瘤发生的概率增加
由于移植前大剂量放化疗可能导致DNA损伤,加上移植后处于长期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因此移植后患者发生肿瘤的概率要高于普通人群(10年累及发生率2%-6%),建议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若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4.视力问题
慢性GVHD相关干眼症导致角膜结膜炎,预处理放疗及化疗导致白内障,均会导致视力损伤。
5.外观变化
因药物或GVHD因素,可能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头发稀疏,浮肿,多毛,头发变白,卷曲等。
本文是孙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