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贫血患者这样补身体就对了

发表者:徐述 人已读

贫血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尤其是许多女性,在平时体检的时候都会发现或轻或重的贫血问题。 许多人一听说贫血,第一反应是赶紧要“补铁”。但是,“补铁”对于治疗贫血真的是万能的吗?今 天就来聊一聊贫血的那些原因。

贫血是怎样一种状态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血红蛋白浓度会受到海拔的影响,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100g/L,就算有贫血

按照贫血的严重程度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

轻度贫血:90g/L ≤ Hb < 正常值

中度贫血:60g/L ≤ Hb < 90g/L

重度贫血:30g/L ≤ Hb < 60g/L

极重度贫血:Hb < 30g/L

贫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贫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月经失调,头痛,耳鸣,思想不集中,易怒,低热等,由于没有特征性,往往容易被忽视,到病情严重时才会发现。

儿童发病除了贫血的常见表现以外,还可见到智商低、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激动、烦躁、异嗜症等。贫血的初步诊断很简单,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比容(Hct)任何一个数值低于正常值就能诊断。

食补能否改善贫血

有些贫血可以通过食补的方法改善,主要指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在我国发生率达到15%~20%,大多由于慢性失血(月经过多、慢性胃肠道出血、尿血、痔疮出血),需求与摄入不平衡(婴幼儿及青少年、妊娠哺乳期、食物中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慢性腹泻、慢性胃病、胃肠手术、服用影响铁吸收药物、饮浓茶咖啡),食物含铁量不足、缺乏动物蛋白质等因素造成。

中医认为,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常常由饮食不节引起,主要是饮食偏嗜或无规律,造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所致,与起居、情志、劳倦等因素也密切有关,因此调节饮食有节、均衡、起居得当、情志舒畅等,可以防止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饮食有哪些注意点?
饮食不宜过于偏忌

饮食过于偏忌,容易导致造血原料缺失造成红细胞生成障碍。宜五味俱全,营养全面,适当多吃大枣、山药、米仁等健脾助运的食物帮助健脾益气生血;宜食用清洁、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空腹冰冷食用,尤其柿子尽量避免食用。

在平日饮食中,蔬果与肉类的摄取应均衡,适当多选择含铁量高的食物,动物性包括动物血、动物肝脏、瘦肉类、蛋类等;植物性包括芝麻、黄豆、黑木耳、芹菜等;水果如桃、杏、葡萄干等。动物血、肉或内脏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离子铁主要以铁的化合物形式存在,常与胃肠内的植酸、草酸等结合成不溶化合物,吸收率仅为1%至3%,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铁锅、铁壶,对于补充铁也很有帮助。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铁易在酸性环境被吸收,因此不能只注重补铁,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如:菠菜、猕猴桃、西红柿、菠萝、草莓和柑桔中维生素C的含量都比较高。在烹饪中适量加醋,也有利于铁的吸收。此外,进食前后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冲淡胃酸影响铁的吸收。食物中的铁需在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才能被吸收利用,若大量饮用牛奶,体内的亚铁会与牛奶的钙盐、磷盐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反而不利于贫血的恢复。

饮用咖啡和茶适可而止

绿茶和咖啡抑制铁质吸收,因此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要限制总量;不宜过浓;还应避免在餐前半小时内饮用,以减少鞣酸或多酚物质与食物中铁接触机会;孕期、哺乳期妇女、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饮茶或咖啡。

摄入含铜的食物

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缺铁往往伴随缺铜,铜能促进铁的氧化、吸收、运输、利用、参与合成血红蛋白,人体中的铜蓝蛋白减少,会阻碍血红蛋白的生成。因此要摄入含铜的食物,如牡蛎、动物心肝肾、虾蟹、核桃、芝麻、果仁等,但注意要和铁剂分开食用,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钙磷,会与铁在胃内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影响吸收。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发育中重要成分,体内没有储备,需要饮食中补充。前者在动物肝肾、肉类中含量高,后者在新鲜蔬菜中含量较高。缺乏叶酸和维生素12常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不同人群饮食有何注意点?
幼儿、青少年

注意及时添加辅食,牛奶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0%,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蛋黄含铁量虽较高,但其铁的吸收率仅为3%,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会抑制身体吸收铁质,因此,依赖牛奶和鸡蛋来补充铁质是不够的,动物肝脏不仅含铁量高、且吸收率达30%以上,在添加辅食时要适量补充。

妇女妊娠后期及哺乳期

除正常饮食外,每日适量补充铁剂0.2—0.3g。

成年人

应做到三餐规律,忌暴饮暴食、过嗜辛辣刺激损伤脾胃,减肥方法正确合理,不要喝浓茶、咖啡。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脾胃虚弱,可适当多食用山药、白扁豆、大枣、芡实等健脾益气食物促进脾胃运化生血,粗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铁的吸收,因此不能过量

慢性胃肠疾病患者

饮食宜软、温,不宜吃过硬、过粗、纤维过长、过烫的食物,少食多顿,进食有规律。

本文是徐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