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文广 三甲
刘文广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得了动脉瘤如何治疗(一)(未破裂动脉瘤)

1556人已读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未破裂动脉瘤(UIAs)的发现率也逐渐提高。由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30天死亡率为50%,在约半数生存者均有不可逆的脑损害,这就给神经外科医师提出一个问题,即如何对待这种目前无症状但可能发生危险的病变。预防出血是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有理由考虑对未破裂动脉瘤在破裂前进行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和栓塞治疗并非没有危险。目前未破裂动脉瘤病人是应该保守治疗,还是尽早外科干预没尚有争论。

未破裂动脉瘤分为三类:1、有临床症状,称为症状性动脉瘤;2、因其它原因行脑血管造影时偶然发现,称为偶然性动脉瘤;3、多发动脉瘤中一个破裂,DSA或CTA发现还有未破裂动脉瘤。一般认为,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率为每年1%~2%。

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选择:对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要权衡“危险-效益比率”。近15年来,在未破裂动脉瘤外科治疗的大宗报告中,死亡率和致残率在5%~8%,有的报告手术死亡率为0。根据现有资料,还没有标准的未破裂动脉瘤处理方针,但现有的知识支持以下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原则。

1、小的偶发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瘤通常不是治疗指针。对于大的症状性海绵窦内的动脉瘤,需据病人年龄、症状的严重性和进展性,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所有症状性硬膜下动脉瘤应当考虑治疗,对于急诊症状性动脉瘤要相对急诊治疗。多症状的或巨大的动脉瘤手术风险高,需要根据病人情况、动脉瘤风险和手术专家的经验个体化决定处理方式。

3、以前引起SAH动脉瘤并曾接受过治疗的病人,同时存在多发动脉瘤,比先前没有SAH史相似大小的动脉瘤出血风险更高,需要考虑治疗。位于基底动脉顶端的动脉瘤出血风险相对高,治疗决定必须考虑病人的年龄、内科及神经科状况和相关治疗风险。如决定观察,应定期进行CTA/MRA/DSA检查,以评估和判断动脉瘤大小变化。

4、先前没有SAH病人中偶发小的动脉瘤(<10mm),其出血风险明显低,一般不推荐治疗而是观察。然而,在这组年青病人需考虑治疗。同样小的动脉瘤达到10mm、有子囊形成和其它少见的动力学特点,有肯定的动脉瘤家族史或动脉瘤性SAH,应当考虑手术治疗。在保守处理病人中,应考虑定期随访影像评估,一旦观察到动脉瘤大小或结构改变应当考虑治疗。

5、最大径>5mm的前部循环动脉瘤,观察中动脉瘤增大,病人年龄较轻(<65岁),身体状况良好,则应积极进行手术反之则可采取保守治疗,除非病人坚持要求手术治疗。

6、无症状动脉瘤直径>=10mm一般应考虑治疗,这是根据病人年龄、一般情况、神经功能状况和相对的治疗风险来决定的。

7、年龄>65岁的老年人或预计生存期短和治疗风险高的无症状性动脉瘤,推荐观察和随访。

刘文广
刘文广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