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文广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得了动脉瘤如何治疗(二)(破裂动脉瘤)
1543人已读
脑动脉瘤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在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5%~15%为动脉瘤破裂。尽管脑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有所改善,但脑动脉瘤破裂30日内的死亡率约为50%,存活的另一半病人也常伴有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要加强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急性期手术依据: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时机仍有争论。因为急性期手术效果影响因素较多,如病人病情危重程度,动脉瘤位置,脑池积血分布范围,医院的条件及手术者的技能均可影响手术结果。但目前多趋于急性期即在SAH后3日内手术,主要有以下优点:1、可杜绝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2、有利于防治脑血管痉挛。
急性期手术适应证:1、Hunt&Hess分级:1-3级首先急性期手术。对4-5级病人宜观察一段时间,待病情好转后再手术。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伴有较大的脑内血肿或脑积水者,即使病人已处于4-5级也应积极手术。2、Fisher分级:脑池内有5mmX3mm以上血块者,多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且这种病人再出血机率较高。因此脑池内积血越多越应尽早手术。3、病人年龄:老年病人动脉瘤更易再出血,文献报道70岁以上病人的早期手术疗效与年轻人相近,故年龄不是禁忌。
治疗: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
本文是刘文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