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秉耀
陈秉耀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骨科

结核还是骨样骨瘤?别傻傻分不清(1例股骨远端骨样骨瘤误诊分析)

1852人已读

患者,男,23岁,因右膝疼痛1年余就诊。患者最早因右膝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骨髓炎”,给予静脉输液和口服抗生素,治疗3月未见缓解。后到北京某知名医院骨科就诊,行穿刺活检,活检结果未见异常,做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疑诊“骨结核”,建议抗痨治疗。但规范抗痨治疗9个月,疼痛未见缓解,影像学检查亦未见改善。患者又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未能获得明确的说法。

这是2017年12月穿刺前的核磁片,可看到股骨外侧髁广泛的异常信号区,并可见周围及关节内积液。当时的X片和CT片患者未能提供。

1.jpg

这是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未发现任何病变信息,也就是说是正常的骨质,没发现肿瘤也没发现炎症细胞。

2.jpg

这是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时的X片,可以看到当初填塞穿刺孔的骨水泥,股骨远端骨质未见明确的溶骨或成骨破坏的征象。


这是核磁片,通过耐心的阅读比较,我们发现股骨外髁边缘有一个直径不足1cm的类圆形病灶,病灶周围可见明显的水肿反应区,较1年前范围更大,一直扩展到内髁。我们拟诊为骨样骨瘤,并行病灶刮除,术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7.jpg

这张核磁片因为穿刺通道填塞了骨水泥,从而可清晰显示当初的穿刺活检通道,活检通道没有通过骨样骨瘤病灶区。


总结与分析: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成骨性肿瘤,临床主要症状是疼痛,部分呈持续性、较剧烈,水杨酸类药物可缓解。X线及CT表现为小的边界清晰的类圆形透亮病灶,称为瘤巢,瘤巢周围可围绕厚薄不等的反应性硬化骨,核磁则表现为瘤巢周围范围不等的水肿反应区,如不能发现典型的瘤巢,易与骨髓炎或恶性肿瘤混淆。本例患者X线上未显示特征的瘤巢及硬化骨,初始核磁可能瘤巢较小未能显示,仅表现为广泛的水肿信号,并出现周边及关节内积液,先后被误诊为骨髓炎和结核,历经1年多的无效治疗。患者患病时正临近大学毕业,因病休学,因疼痛较重,下地行走困难,多数时候卧病在床,更是接受了长达数月的抗痨治疗,经历了本可避免的巨大痛苦和学业损失。客观而言,本例初始因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因而细致的观察和及时的随访尤为重要。当然,该患者病程中无发热、炎性指标不高、穿刺活检无炎症表现,结核诊断证据似嫌不足,如当时能有结核专科参与诊断,可能更为妥当。

陈秉耀
陈秉耀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