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时怎么保护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运动最多、负重最大的关节之一。有人说,运动对于膝盖的机能是一种锻炼;也有人担心,运动会造成膝关节磨损等,对膝盖不好。那么对于膝关节来说,体育运动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我们在运动时,究竟应该如何保护膝关节呢?
一,关于爬山(登高)
一般来说,扭转最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像一些扣球的动作,尤其是足球、篮球等运动中一些斜切、转身、拐弯等动作,都比较容易造成膝盖受伤。这个热爱足球篮球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
但是像爬山(登高)这样不那么激烈的运动,其实对膝盖的伤害更大。这个估计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上山的时候,膝关节负重基本上就是自身体重,而下山(楼梯)的时候,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摩擦加剧,很容易造成伤害。大家还记得以前那些新年爬楼比赛么?现在已经淡出大众的视线了。
二,关于“跑步膝”
首先,根本就没有什么“跑步膝”。经常跑步,有些人会担心有“跑步膝”,这个说法对吗?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跑步膝”,起码我们临床上不讲“跑步膝”这个概念。如果感觉到不适,一般就是软骨损伤、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等。其实,只要运动量控制好了,跑步很少造成损伤。所有的运动都要适度,我总结就是四个字:量力而行。
千万不要总拿自己跟运动员比。职业运动员每天都在训练自己的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等,他们对自身的解剖结构、功能状态以及伤病防治常识有相当的了解。请普通的体育爱好者时刻记得:运动是给我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乐趣和健康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三,关于滑膜炎
滑膜炎不能治标不治本,如果自己感觉膝关节疼痛不适,就休息一下,暂时不要运动,休息到疼痛减弱或者消失为止。如果急性损伤比如韧带损伤,那就最少得休息三个月以上了,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很多人都认为得了滑膜炎就应该赶快治,比如吃滑膜炎颗粒等,这种想法对吗?
好多人都说“我滑膜炎了”,非要治滑膜炎,其实滑膜炎只是一个结果,不是病因。而实际上,我们应该去治根本。滑膜其实就是关节囊的内层,滑膜炎是由于其他组织坏了刺激产生的。如果大家都去治滑膜炎了,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不看看是不是半月板坏了,也不看看是不是韧带断了就瞎治,肯定治不好。
四,关于佩戴护膝
有些人运动时戴护膝什么的,最好不戴。只有受伤的人需要戴,我们普通人能不戴就不戴。我们要想健康地在这个社会上成长,必须适应环境,而不能只依赖遗传。回到运动这件事上来,你必须让你的膝盖去适应外界这个冲击,你的膝盖才能有劲儿,才能好。你一上场就绑护膝,可想而知,膝盖好不了。没有适应的过程,那你就永远不会提高。
五,对抗性运动中如何避免损伤?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运动时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你觉得这个球够不着,追不上,你够它干嘛,你追它干嘛?超出自己的运动能力范围,那就只能伤害到自己的身体。还是这四个字,量力而行。
所以,从硬件上来讲,建议尽量选择专业一点的运动场地和运动装备。首先,鞋非常重要,进行哪项运动,就尽量要用相对专业的鞋,这样会减少受伤概率。其次,技巧上来讲,尽量按照标准、专业的动作去训练,减少运动伤害。最后,运动前做一些热身运动、运动后做一些拉伸和放松,这点很重要。
一种简单的值得推荐的锻炼方法
静蹲,是我们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极其适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锻炼方法,主要是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这种方式在哪里都可以锻炼,也不需要辅助器材,所以可行性非常高。不但可以治病,也是平时运动不多的朋友提高肌肉力量和能力的非常好的锻炼方法。
具体练习方法是: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佳。
本文是叶庭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