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的介入治疗和副作用
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
1.选择性肝动脉灌注(TAI)治疗
是通过导管以等于或小于静脉给药的剂量动脉内灌注药物。这样可使靶细胞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和延长药物与病变接触时间,并且减少全身的药物总剂量,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常用的主要是化疗药物,化疗药物的疗效与肿瘤所在部位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2.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E)
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选择性注入肿瘤血管和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供血,封闭肿瘤血管床,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相当于把肿瘤“饿死”。常用的栓塞剂有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海藻酸钠微球等。
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就是经导管既给化疗药物,又给栓塞剂。通过两种途径消灭肿瘤。
肝癌介入治疗副作用
1、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是肝癌介入治疗主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升高,发生率7%~100%,多是由于化疗药物、栓塞剂的细胞毒性及治疗后坏死组织吸收所致。
2、胃肠道反应
多是由于介入治疗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等。
3、血象降低
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一般发生在手术后2周。
4、疼痛
主要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发生率3O%一l00%,多是由于栓塞后肝脏局部缺血,致肝局部血管肿胀刺激肝包膜或造影剂、栓塞剂直接刺激引起,一般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
5、发热
多是由于肿瘤组织急性缺血、坏死、脱落、吸收所致,一般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出现,体温在37.5-38℃之间,可持续5-7天,但也有个别患者体温在38.5℃以上,持续时间为9~14天。
6、穿刺部位的损伤
表现为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动、静脉痉挛或血栓形成等等,多是由于病人凝血机制障碍、术中应用肝素或术后止血压迫过度等原因所致。
本文是孙海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