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疝气是怎样形成的,该如何治疗?
一、小儿疝气的形成
小儿疝气是比较白话的说法,学名叫腹股沟斜疝,又叫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是的,就是你想的那样,这是个先天性疾病。一切的一切要从鞘状突说起,鞘状突存在于双侧腹股沟的皮下,它们就像两个管子,一头连接的是腹腔,另一头连接的是阴囊(女孩子为阴阜)。
它们有什么用呢?在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发育的时候,睾丸一开始是在腹腔内形成的,但是睾丸的发育温度要求比腹腔内的低,所以睾丸就通过这两根管子下降至阴囊(对于女孩子来说,鞘状突当中穿行的是子宫圆韧带,固定子宫用的)。当阴囊下降完毕后,在孩子出生前或出生后的3月内,鞘状突会自行闭死。
而先天性的鞘状突未闭,相当于房子的门没有关。随着孩子的年龄长大,孩子的腹腔压力也在增长,肠管通过没有闭合的鞘状突被挤出了腹腔,在腹股沟或阴囊区形成了一个包块,这就叫疝气了。
如图:
二、治疗方法
疝气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或者说除了手术,没有其他的办法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传统的开刀手术,创伤大,愈合慢,一次只能解决单侧的问题;现在我们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愈合快(当天手术,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啦),可以同时解决双侧的问题。
那么手术是怎么做的呢?我先画个示意图。
如果你觉得这个比较抽象,看不太明白,那我给你看些手术照片,先说好,受不了的不要看哦。
首先,我们会在肚脐下切开一个5毫米左右的小切口,放置腹腔镜入腹,腹腔镜可以观察两侧鞘状突的闭合情况,如果孩子是双侧鞘状突均为闭合,那么我们可以一次手术同时结扎两侧鞘状突,一次性解决问题。下图圆圈处就是没有闭合的鞘状突内环口。
接下来我们会在腹壁上穿一个鞘针(带丝线两根)进入鞘状突旁,绕行一周,结扎固定。
术后的皮肤上只会留下一个小切口和一个或两个穿刺口。
手术后的孩子恢复的很快,但有千分之一的孩子会复发,一旦复发,别无他法,只能再次手术。那么要怎样才能尽量的避免复发呢?第一,术后的孩子尽量减少活动一周;第二,复发的高发期在术后的6个月,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要尽量的避免剧烈活动,如快速的跑动、踢球、游泳、跳舞等等;第三,孩子的大便要通畅,尽量避免便秘。(PS:孩子正常的走路、坐、卧是不受影响的,所以,该上学的上学、该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只是体育课就得停一停了)
好了,这次就说这么多,便秘的问题,我们下一次在聊。
本文是程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