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宏辉 三甲
杨宏辉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116 (蓄谋已久的猝死)

1490人已读

蓄谋已久的猝死

根据导致猝死的疾病的不同,可以将猝死病因分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

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最常见的是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心肌炎等。

非心源性猝死

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非冠状动脉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例如支气管哮喘、肺梗死、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

哪些人更容易猝死?

有猝死家族史。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过度劳累、肥胖、精神紧张、暴饮暴食、心情抑郁等。

此外,猝死并不是年纪大的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发生。超过一半的年轻人猝死与过度劳累、大量吸烟喝酒有关,尤其是过度劳累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最重要因素。

猝死前有哪些信号?

心源性疾病是猝死主要原因,因此猝死前的信号多提示心脏缺血、心功能下降。

比如近期出现胸闷或加重、心慌、心跳过缓、晕厥、不明原因的疲乏、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胸痛或者肩颈手臂放射痛、反复发生的胃肠道不适、突发性出汗。

这些表现虽不太特异,但是如果恰好在这段时间内极度劳累,又有以上表现的话,一定要及时就诊,看看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如何做才能预防猝死?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短时间”、“突然死亡”这几个关键词提示猝死难以防范。

但如前所述,猝死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等心脏性疾病,

主要诱发因素为长期疲劳、抽烟喝酒。

所以,对于猝死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冠心病等心脏病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谨遵医嘱科学及时治疗基础病,还有就是戒掉烟酒,合理运动。

猝死前急救“黄金4分钟”

在猝死发生时,其中最为危及的就是大脑,其严重后果是以秒计算的: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超过10分钟——可造成脑部不可逆损害,无法救治。

因此,会有猝死急救的“黄金 4 分钟”一说。

因此在发现有猝死情况时,应该第一时间启动心肺复苏,恢复血液流动和供氧,并拨打 120 请求救援。

非专业人士抢救步骤

1.呼救与打电话

判断病人是否没反应。如病人无反应,就近呼救并让人拨打 120 急救电话和获取除颤器。或自行拨打 120 电话并开启免提键,按调度员的指导实施抢救。

2. 按压

如病人无正常呼吸、咳嗽或活动,开始胸外按压。在胸部正中按压30次,每次按压使胸骨至少下陷 5 cm。快速按 100-120 次/分的速率按压,即用快于每秒 1 次的速度进行。

3. 吹气

将病人头后仰并抬起下颌,捏住鼻子,常规吸气后用嘴包住病人的嘴进行吹气,直至看见胸廓抬起。每次吹 2 口气,每次用1秒,避免过度通气,总时间不超过 10 秒。

4. 使用 AED

一旦 AED到达,开启电源并遵循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杨宏辉
杨宏辉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