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严进 三甲
严进 副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肛肠科

发现大肠息肉,切除后还需要做什么?

2071人已读

发现大肠息肉,肠镜检查是唯一可行的手段;它不但能发现很小的息肉,还能在镜下切除,以绝后患。结直肠任何小的息肉都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因而所有内镜下可看见的息肉都应尽早尽快内镜下切除。

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治疗后,需注意术后用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积极治疗与大肠息肉密切相关肠道疾病,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秘等以预防大肠息肉的复发与发生等。

大肠息肉切除后,也不是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休息与活动。

1)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仅几毫厘米厚度,电凝电灼切除息肉,卧床有利于粘膜创面修复,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在1个月内宜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提举重物、长余外出等,以防范息肉创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2. 遵守医嘱,积极治疗。

1)治疗后大小便问题:治疗后1~3天如较长时间平卧在上,要注意起床后不要急于下地,要先在床边坐上片刻,无头晕不适再下地,再站立一阵,无头晕反应才去厕所,完厕后慢慢起立,站隐,无头晕再回床休息。以防发生起立性昏厥,跌倒。

2)大便时要注意顺其自然,不要努挣排便。以防擦伤息肉创面,引发出血。

3)治疗后2周左右,宜酌情服用一些抗溃疡、止血、生肌药物。

3. 如何定期肠镜复查?

1)超过直径1cm的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应在术后半年内复查。

2)一般息肉电凝电灼术后4年内,每年至少应作肠镜1次,若无息肉发现,可每隔2年复查1次。

3)随访期间,应常作大便潜血试验以及癌胚抗原检查。

4)随访中一旦发现息肉,应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或氩气术治疗。

5)术后随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局部结肠粘膜息肉有无复发;早期发现异型性增生病变。以便及时处理,预防肠癌的发生。

4. 高危人群如何复查?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者,属高危组:

① 多发腺瘤;

② 直径≥2cm;

③ 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

④ 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高危组治疗后3~6月内复查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加气钡双重对比钡灌肠检查),如为阴性,6~9月再次复查内窥镜,仍阴性者,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

连续2次都阴性者,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镜,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如果某次检查发现腺瘤,再次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的随访方法进行随访。

5. 切除后的自我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3天,进流食或少渣饮食1周,半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2)术后1月内注意观察粪便颜色、有无血便情况。如有不适,请随时到医院检查。

3)保持稳定情绪 应尽量避免精神激动,保持心情愉快,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以便尽快康复。

4)原有慢结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者应予积极治疗。有利于减少大肠息肉的发生。

6. 饮食保健: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进食要尽量定时定量。

2)保持食物清洁卫生,防止致癌物的污染。改变不良的烹调方法,如不食或少食煎、炸、烘、烤食物。

3)发挥食物中抗癌要素的作用。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称为食物防癌“三要素”,平时要注意多“三要素”食物;少吃或不吃熏、硝(红色肉)、腌、泡和过烫、过碱、过冷、过硬等易诱发肠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严进
严进 副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