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屠振华 三甲
屠振华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

慢性肝病患者的饮食起居和就医参考

2501人已读

儿童肝移植联合中心成立!浙大一院、浙大儿院资源互联互通

挑战最难器官移植技术!浙大一院完成浙江首例亲体小肠移植 56岁爸爸献出2.5米小肠为救儿子正常吃饭

《浙大一院最多跑一次之手把手教您健康医保卡就医流程》

《浙大一院“支付宝”预约挂号,在线取号!》

1.概述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其中尤以乙型肝炎为突出。全国约有1.2亿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中约1/4将发展为慢性肝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的基础上甚至演变为肝癌。慢性肝病患者重视日常饮食起居,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复查随访,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以期获得良好的长期存活和生活质量

2.慢性肝病患者的代谢特点

2.1.碳水化合物慢性肝病患者的糖代谢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曲线的异常 [1]。患者由于摄入量减少,消耗增加,能量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导致患者容易发生恶液质,体重减轻,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和病毒。
2.2.脂肪患者由于肝脏利用减低和肝糖原缺乏导致脂肪运用和分解增强,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增加,脂蛋白明显降低,易导致脂肪肝,表现为体检肝功能转氨酶上升,B超可见肝脏回声细密,脂肪沉积。
2.3.蛋白质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加之摄入不足,可表现为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机体呈负氮平衡,免疫球蛋白、补体、凝血系统等的蛋白质合成也不足,易出现消瘦乏力、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还可出现特有的氨基酸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增加,支链氨基酸下降。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也受到影响,导致患者神经系统中毒,最终出现肝性脑病,早期表现为情绪异常,如欣快、多语、抑郁、淡漠等,严重的可出现性格及行为异常、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不醒等。
2.4.维生素患者尤其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患者,由于进食量减少或食道静脉曲张限制了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若不注意及时补充,很容易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状。
2.5.矿物质患者由于摄入不足,吸收减少和各类并发症所引起的慢性失血,可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血清锌、铜、硒低下。患者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毛发脱落、伤口愈合延迟和抗感染能力下降等。

3.慢性肝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3.1.肝功能损伤较轻的患者应供给高蛋白质、高能量密度、高维生素膳食,补充适量脂肪。
3.2.肝功能失代偿期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终末期肝病的影响各种代谢过程,会出现低蛋白血症,大量腹水,血浆氨基酸谱紊乱,血氨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并发症,应采用如下的营养治疗策略[2.3]。
3.2.1.能量如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成人每天能量需要量为104.5~125.4kJ(25~30kcal)/kg。如合并腹水或水肿、感染发热等情况时,尚需调整需要量。摄入能量过多与过低都不利于患者。
3.2.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占总能量的50~60%,以低聚糖和多聚糖为主,并注意血糖的监测。合并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避免粗纤维或其它粗糙食物的摄入,如粗粮、笋干、虾皮等,防止损伤曲张静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否则容易导致难以挽回的生命危险。
3.2.3.蛋白质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蛋白质的摄入量可增加到1.5~2g/(kg·d)。有肝性脑病者需依病情轻重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从0.5~1.5 g/(kg·d)不等。食物蛋白中植物性蛋白应不低于总量的50%,膳食纤维可加速体内含氮废物的排出。慢性肝病终末期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防止暴饮暴食,短期内大量的蛋白质负荷会大大加重肝脏的负担,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
3.2.4.脂肪脂肪摄入量并不需特殊控制,但过度的脂肪会增加肝脏负担。日常油脂的摄入应注意结构合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减少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要构成的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比例,抵制含有以反式脂肪酸制成的氢化植物油的垃圾食品,如人造奶油、人造奶精等。
3.2.5.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改善肝脏的解毒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应根据病情适当增加相应营养素的摄入,食用适量的蔬菜和水果。
3.2.6.水和电解质合并腹水或水肿的患者往往伴有水钠潴留和稀释性低钠血症,应严格控制每日钠和水的摄入量分别在500~800mg和1000ml以内。
3.2.7.其它应严格禁止酒精的摄入。酒精对肝细胞具有强烈的损伤作用,无论是长期酗酒还是单次的暴饮都会影响到肝脏的功能。此外还应该避免服用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熏制的食品。慎用对肝脏功能有损害的药品,服药前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咨询开具处方的医师。

4.慢性肝病患者的起居指南

4.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首先要保持一种愉快、平静的心理状态,这将有助于病情稳定,阻止肝脏炎症的发展。
4.2.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和休息。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避免熬夜和过度劳作;积极参与适量的体育活动,要以不感到疲乏为准;肝功能反复期间最好卧床休息,静养康复。
4.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进食香蕉、蜂蜜等润肠的食物,避免排便时肛门怒张。如有便秘、痔疮等疾病要及时就医,必要时服用乳果糖等药品通便。
4.4.每月更换牙刷新牙刷买来仅用了3—4周后,就有多种病原体繁殖,包括有有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每天刷牙时,病原体通过人们直接吞咽或破伤的牙龈粘膜、口咽粘膜不断地侵入人体,从而引起牙龈炎、慢性咽炎、口腔炎以及各种感染性等疾病。因此,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慢性肝病患者,最好每月换一把牙刷。

5.慢性肝病患者的就医参考

一般病情稳定的慢性肝病患者,每3-6个月至少要进行一次肝脏的全面检查。如为乙肝患者,则包括肝功能、乙肝病原学检查、甲胎蛋白定量和肝脏B超,可疑的病人还要进行肝脏增强CT扫描。如果发现有异常表现,需要到正规的医疗部门进行诊疗,如果听信虚假医疗广告,容易误入歧途。
5.1.肝功能一般认为,肝功能化验中的血清转氨酶的高低可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如果病人血清转氨酶很高,甚至伴有黄疸,这常常表示肝脏炎症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5.2.病原学包括乙肝抗原抗体两对半和HBV-DNA。HbsAg阳性是乙肝携带者的标志,如HbsAg阴性而HbsAb阳性,则具有抵抗乙肝感染的能力。其中HBeAg和HBV-DNA阳性是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此时患者的传染性较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予以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如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
5.3.影像学肝脏B超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与甲胎蛋白的升高程度结合考虑,亦是早期发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工具。如果B超发现问题,可以加做肝脏增强CT扫描,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早期肝癌的有效率。乙肝和肝硬化是产生肝癌的基础,患者重视常规体检,通常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获得良好的预后争取有利的时机。
5.4.其他 血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的水平,评估脾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甲胎蛋白可以用来筛选早期的肝癌。
【注】:肝硬化患者如出现全身乏力、厌食油腻、尿色黄赤、皮肤眼睛发黄、尿量减少、腹部加速膨胧、右上腹胀痛、甚至性格改变胡言乱语等表现时,请勿偏信游医郎中,一定请即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参考文献

1.张爱珍. 临床营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
2. Li SD, Lue W, Mobarhan S, et al. Nutrition support for individuals with liver failure. Nutr Rev, 2000, 58(8):24 2-247.
3. Gopalan S, Saran S, Sengupta R. Practical ities of nutrition support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Curr Opin Nutr Metab Care, 2000, 3(3): 227-229.


屠振华
屠振华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