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表读懂】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置管、输液港,化疗时该怎么选?
7岁女孩张诗婷(化名)数月前被诊断为左侧下肢骨肉瘤,这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因骨细胞恶变发生的恶性肿瘤。确诊后,诗婷进行了肿瘤切除术。
然而不久之后,诗婷的左侧膝关节再次出现肿胀,逐渐增大,并伴随剧烈的疼痛。复诊后,医生考虑肿瘤复发并且出现了肺转移。
辗转之下,诗婷被送到广医五院肿瘤科进行治疗。
经讨论,肿瘤科决定尽快为小诗婷施行静脉化疗。然而,这么小的孩子做化疗,首先要解决的是输液难题。因为化疗药物具有强刺激性,长期使用浅静脉输液会导致静脉炎,一旦药物外泄还可导致局部组织化学性坏死。
最终,医生们决定采用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方式进行化疗。仅用了30分钟,一条“生命线”就搭建在小诗婷的胸壁皮下。诗婷最终顺利完成化疗。
在和患者谈及化疗时,他们经常问我:医生,CVC(中心静脉导管)、PICC(外周静脉置管)、输液港这些名词对我来说太抽象了,到底选哪一种好点?
这里所说的CVC、PICC、输液港,其实都是一种输液方式。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对静脉留置针更熟悉。
鉴于门诊时间有限,在这里,我再来同大家讲讲这几种方式的区别。
什么是留置针、CVC、PICC、输液港?
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指经皮肤直接自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进行穿刺,并沿血管走向直至中心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的导管。
外周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上腔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因此能够有效 保护上肢血管。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PORT):即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
化疗时,该怎么选?
本文是余桂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