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臧旺福
臧旺福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仁医院 心血管外科

紧跟前沿—心外科成功开展多例微创瓣膜植入术

3293人已读

“臧主任,哪怕像今朝噶热,我也一点不气喘心慌,还好当初听了你的话动了手术。”

“臧主任,我最近查了凝血功能,情况老好呃,华法林我还要继续吃伐?”

“臧主任,自从开了刀,我的身体就像换了一个人。我有一个亲戚跟我一样的毛病,就是顾虑重重不肯开刀,我一直在劝他尽早治疗,我就是最好的榜样。”

……

七月下旬的申城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位于二号楼九楼的心外科病区医生办公室也一样热潮涌动——六名曾在我院接受过微创经导管(或心尖)主动脉瓣植入术的老年患者济济一堂,畅谈手术后的感受、分享康复的喜悦。听着现场的谈笑风生,很难想象他们曾经饱受心脏瓣膜疾病困扰、由于心功能极差甚至连夜间平卧睡眠都是一种奢望。由臧旺福、周健教授领衔的团队紧跟学科前沿,以微创(不停跳、无体外循环)瓣膜植入术帮助患者摆脱疾病束缚,乐享幸福晚年。

心脏瓣膜疾病——未曾远去的幽灵

提到心脏瓣膜疾病,对相关专科知识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想到“心脏杂音”。的确,患有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等狭窄或(和)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听诊心音时会出现杂音。时间倒回到上个世纪中末期,由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门诊时常会出现心脏有杂音的患者。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相关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似乎心脏瓣膜问题的人应该越来越少,但臧旺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风湿性心脏病并未绝迹,仍有一定程度的发病。除此之外,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与年龄相关的瓣膜老年性退行性变的患者越来越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三高”等的影响,部分老年人群为出现心脏瓣环松弛、瓣膜硬化等病变,发病年龄尤以70岁~80岁年龄段为甚。若不及时给予医学干预,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会严重影响心功能,导致胸闷、气喘等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端坐呼吸”,连夜间睡眠都无法躺平,否则就会喘不上气。

传统开胸手术——难以承受的创伤
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通过手术植入病变瓣膜,即可消除病态的心脏血流动力学。但是,瓣膜在心脏内部,传统手术需要切开心肌,不仅要在胸壁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刀疤,还需要让心脏停跳、通过人工心肺机建立体外循环,其巨大创伤想想就令人心悸,对老年患者而言,不啻是生命难以承受之痛。
不仅如此,瓣膜植入后也绝非一劳永逸,需要规范使用抗凝药,以免在植入后的瓣膜上发生血栓。长时间使用抗凝药,会给老年患者带来难以避免的潜在风险。
微创瓣膜植入——老年患者的新生
心外科臧旺福、周健教授基于精准医学理念,紧跟国际前沿,开展了经导管(或心尖)瓣膜植入术。截至发稿时,已有六名患者接受了手术,手术全部获得了成功。
由于手术的切口和入路极小,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等步骤不再需要,手术时间从4~5小时缩短到二十多分钟。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更为有利的是,选择生物瓣膜而非机械瓣膜,术后只需接受一年抗凝治疗,此后便可摆脱终身服用抗凝药,可显著降低意外出血等风险。

臧旺福
臧旺福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仁医院 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