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病情好转稳定后为什么要进行呼吸肌训练?如何进行?
肺结核所致的通气功能障碍以限制性为主,其次为混合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呈缓慢而渐进性发展。因此肺结核好转以后,应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呼吸功能非常重要。特别是胸膜炎或伴有肺气肿的患者,由于胸膜增厚,胸壁的弹性降低,呼吸面积减少,呼吸功能减退,应选择呼吸操,最简单的方法是吹纸运动,这种方法适用于重症患者。患者取坐位,双手取纸一端(或将纸条的一端贴在鼻尖上),置于前面,患者用口将纸条下面的另一端吹起,呼气时间应延长到吸气时间的1倍。吹纸条的时间和次数可视患者的体力情况酌情掌握。也可以进行吹气练习,用线绳缚住一个气球、棉球或布条,挂在面前50厘米处,用力吹动气球,尽量使其远离,并坚持长时间,以增加呼气量。每次练习5~10分钟,每日练习1~2次。
胸痛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炎症刺激胸膜可以疼痛,病灶浓缩引起的牵拉也会引起疼痛,疼痛可影响呼吸质量。表浅的胸式呼吸既不能保证肺部的有效通气量,又容易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和疲劳。因此该类患者呼吸操重点是训练腹式呼吸,依靠腹肌和膈肌的收缩而进行呼吸,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位置下移,腹壁隆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恢复原位,腹部凹下。训练时要逐渐延长呼气时间,病人可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力选择下述方法中的一种进行练习:
(1)病人取仰卧位,头颈下放置一柔软的高枕,两手掌面按于上腹部,然后即可进行平稳地深呼吸。为了加深呼气,在呼气终末可用两手按压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2)仰卧位,两手置于身体两侧,在呼气的终末将一侧下肢屈曲,屈膝,然后两手抱住小腿挤压腹部,以帮助呼气。在每次呼气时,如此用一侧下肢压迫腹部,左右脚轮流使用,每次练习5~10分钟,每日1~2次。
(3)立位,两脚分开同肩宽,双臂自然下垂,深吸气时头微上仰,呼气时慢慢下蹲,同时两手置于腹前,呼气终末时,双手按压腹部,帮助呼气,每次练习3~4分钟,每日1~2次。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