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王海江 人已读
颈部淋巴结核是最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之一,虽然颈淋巴结核经内科抗结核治疗病灶多不会播散,但该病易形成化脓感染、久治不愈的窦道以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临床分三型:结节型(modular)、浸润型(infiltrative) 、脓肿溃疡型(abscess & ulcerative)。
常见临床表现有:
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沿淋巴道播散,结核病多形态病理改变易导致感染、脓肿窦道形成及病情迁延不愈,同时药物治疗时,局部病灶药物可能达不到有效浓度 ,药物治疗不易使病灶完全吸收,药物的毒副反应,以及手术创伤、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等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
外科在颈部淋巴结核诊治中的作用主要是,一是明确诊断:获取病理标本。二是 治疗和后遗症处理,方法有 结核病灶清除术,淋巴结活检摘除术,脓肿切开引流 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灶清除彻底,能够减少淋巴结核病灶复发,缩短抗结核疗程。因为我们看到的病变只是冰山一角,颈清扫可以清除深部的潜在的病灶,根治术是减少术后复发的最有效方法。
看到的病变
潜在的病变
手术适应症及时机:1、单发浸润型淋巴结核 2、脓肿溃疡型淋巴结核 3.抗痨效果不佳的(4周),4.无其它相关禁忌症。手术时机:术前最好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
颈部淋巴结分区,病变多发在II区,IV区,V区
术后切口
颈部淋巴结结核治疗体会:一是多学科团队协作,全身抗结核治疗+手术彻底清除病灶,规范手术方式,减少副损伤 。下颌区以下颌腺及腮腺为上界,颈血管鞘为前缘,锁骨上窝区以锁骨下静脉为下缘,深至前、中斜角肌为止,清除此区内所有坏死物及肿大淋巴结才能达到最大程度治愈率,最小的复发率。单纯脓肿切开引流和病灶清除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应选择性的采用,减少创伤。
本文是王海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