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引强 三甲
张引强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肝病科

胆红素异常的临床意义

6639人已读

今天上午门诊过程中,有五个是有关胆红素不正常的,大家都非常紧张,所以在这里为大家梳理一下。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临床上胆红素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 、胆道梗阻(胆道肿瘤、胆石症)等。

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

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总胆红素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疸、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摄入水杨酸类、红霉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药物。

间接胆红素(IBIL)偏高见于严重烫伤、败血症、疟疾、血型不合输血、脾功能亢进、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体质性黄疸、哺乳性黄疸等。

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危害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1)肝炎性黄疸,此时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都偏高。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梗阻性黄疸,直接胆红素偏高,多见于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此外,还有一系列的家庭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疾病,是基因里面缺少胆红素代谢的酶所引起的。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讲解一下吧!敬请期待!


张引强
张引强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