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的症状与诊断治疗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其他症状]
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
[诊断依据]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再结合辅助检查发现心肌缺血或冠脉阻塞的证据,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判定是否有心肌坏死。治疗
[治疗方针]
生活习惯改变,以及药物和血运重建治疗。
[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 2.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冠心病患者若无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 3.纤溶药物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 4.β-受体阻滞剂即有抗心绞痛作用,又能预防心律失常。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一线用药。 5.钙通道阻断剂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和冠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 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时,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应该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其他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
[预后情况]
本病的预后随病变的部位、程度、血管狭窄发展速度、受累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
本文是张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