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夏军权 三甲
夏军权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消化科

大肠黑病变要不要紧?怎么预防?

4678人已读

最近一个老病人以前有过结肠息肉来复查肠镜,结果短短一年时间,肠道变成了黑色。

IMG_20191031_161615.jpg

这个病人以前一直经常便秘,我给他开中药调理的很好,后来他嫌麻烦,就听朋友推荐了一种保健品,前后吃了大约半年左右。我让他带给我看看,其实就是一种含芦荟的保健品。结果肠道发生了黑病变。

IMG_20191031_161459.jpg

大肠黑变病,传统观点认为本病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疾病,且发病率极低。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这几年一些通便的保健品增多,大肠黑病变也有所增加。一些文献报道大肠黑变病是大肠癌的一种危险因素,故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大肠黑病变病( melanosis of large in-testine)又叫大肠色素沉着症(Pigmentation of large intestine)是发生于结肠黏膜固有层的,具有黑色或棕褐色之色素沉着的非炎性、良性可逆性病变。色素沉着可发生于结肠的任何部位,以结肠远端多见。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约0.5%~1.4%,随着大肠内窥镜检查的普及应用,以及不规范的保健品滥用,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大肠黑变病中腺瘤性息肉及肿瘤均无色素沉着,其原因可能与其上皮过度增生有关。故在色素沉着区的肠粘膜中某一区域无色素沉着,要警惕新生物的可能。对大肠黑变病者一定要定期内镜检查,早期发现大肠息肉肉和癌,以利早期治疗。

IMG_20191031_161358.jpg

早在1982年人们就认识到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与蒽醌类泻剂有关。蒽醌类药物包括波希鼠李皮、番泻叶、芦荟、大黄等,主要含有糖苷,糖苷无活性,但在肠中可转化成活性配基大黄素(泻素)和大黄酚(大黄酸,分别为三一甲氧基蒽醌和二一甲氧基蒽醌),这一转化部分依靠细菌的作用。波希鼠李皮类药物在肠道内能产生色素,被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色素颗粒形成和堆积,严重者导致巨噬细胞崩解,大量色素颗粒遂分布到周围结缔组织间质中,构成黑变病。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这可能与含有蒽醌类等药物的粪便在左半结肠浓缩、停留时间较长有关。大肠黑变病的程度也与服蒽醌类泻剂的时间及总量成正比关系,大多数在停服泻药4~12个月色素即可消失。

尽管大肠黑病变可以逆转,但大家已经通过上面的介绍认识到大肠黑病变肠癌发病率是增加的,所以大家特别要注意,不要长期服用含蒽醌类泻剂或保健品,比如番泻叶、大黄、芦荟等等是最常见的含蒽醌类的泻剂,而决明子、火麻仁等等中草药中也有相关的成分。特别是大家要注意的是一些宣称疗效较好的减肥、通便的保健品常常含有芦荟、大黄等成分,并不适宜长期滥用。

那对于那些容易便秘人群,特别是女性和老年人,应该怎么办?

首先大家要养成好习惯,比如多喝水、多运动、多吃蔬菜、定时大便等等。再就是可以选择一些西药,比如乳果糖口服液、益生菌等等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变肠道内环境,达到促进排便的目的,一般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便秘方面有明显优势,很多便秘,中医认为属于因虚致秘,常常和阴虚、气虚、血虚有关系,所以需要全面调理,而不是一泻了之。事实上也是这样,慢性便秘“一泻了之”是不行的,属于指标不治本的行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有些病人因为怕麻烦不愿意吃中药汤剂,这几年我们通过中医膏方调理慢性便秘,效果不错,也解决了不少病人的痛苦,而且通过调理,体质、气色都明显改善。

总之,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乱吃保健品,当心肠子成“黑肠”。


夏军权
夏军权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