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关节镜术后康复方案指引2020版(严谨设计、权威论证)
髋关节镜术后康复方案指引
(包括:髋关节盂唇修复术、盂唇重建术、盂唇成型术,股骨成形术等各种术式)
方案设计论证:杨伟铭、邓万溪
审阅:曹学伟
髋关节镜是成熟的微创手术,但术后也需要用心的康复和锻炼,才能获得最好的疗效。每个人病情/年龄/手术方式等不同,康复进度和感受各不同,因此本文仅为原则性指导,具体细节请和你的医生交流,并遵循他的指导。
髋关节镜手术中需要牵引,术后大腿和脚部麻木属正常反应,多数1-2周可缓解。3个月内建议使用坐便,剧烈运动需要遵循医生的运动指导。
手术当天或术后第1天
手术部位会略有疼痛和水肿,局部液体渗出是正常现象,3天左右逐渐消肿。术后可平卧或半坐,患处冷敷。
可做如下动作:
A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绷紧大腿肌肉,维持5至10秒后放松。
B 踝泵训练:脚踝缓慢用力向上勾,到极限位置绷紧5至10秒后再缓慢向下压脚尖,到极限位置绷紧5至10秒后还原。
C 臀肌收缩练习:卧位,慢慢向会阴部收紧臀部肌肉,做类似控制大便的动作,维持5秒后放松。
D 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平卧,膝关节微屈,大腿后侧发力使脚跟用力向床面压,做屈膝的动作趋势。维持5至10秒后放松。
E 腹肌激活练习:平卧,缓慢收腹,使腰部稍贴近床面,维持5秒后放松。
A
B
C
D
E
F
第一阶段(术后1周)
目标:保护修复组织,减轻疼痛、消除肿胀,适当肌肉活动避免萎缩。
一、部分负重:可半坐,可拄双拐行走(全脚掌着地,小部分负重,不歪屁股)
二、肌肉训练:上述ABCD动作继续执行。
三、髋关节活动:继续上述F动作。
下列主动活动时若髋部不适、肌肉反应太过则必须放松休息。
G1、G2 卧位保护下屈髋练习,足跟滑动练习(注意:术后4周内屈髋不超过90°)。每组5-10次,每天3组。
H 平卧位髋内旋练习(由0°中立位开始),可主动也可由康复人员辅助。每组5-10次,每天3组。
I平卧位髋外展练习:小角度外展(注意:术后4周内髋外展不超过45°)每组5-10次,每天3组。
J 俯卧位髋屈肌拉伸练习(髋后伸不超过0°):每天俯卧2小时,预防因反复屈髋引起的屈髋肌紧缩。
K 静态自行车无阻力练习:座椅调高使屈髋不超过90°。每天15至20分钟。
▲本阶段不宜做的髋部活动:髋后伸、髋外旋(术后2至3周,外旋、后伸均不可过0度,尤其要避免外展+外旋的联合动作,该动作会使髋关节前侧关节囊、韧带张力明显增加)
G1
G2
H
I
J
K
上述各项活动以不引起明显痛感为准,一般术后7-10天,关节轻松疼痛明显减轻,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术后2-4周)
目标: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逐步恢复肌肉力量。
一、部分负重:可坐,可拄双拐行走(全脚掌着地,少部分负重,不歪屁股)。
二、肌力训练:上述ABC动作继续执行。
L 髋内旋抗阻运动:俯卧位,借助弹力带做抗阻内旋训练。
M俯卧位腘绳肌训练:借助弹力带做抗阻训练。
N臀中肌训练(第3周开始):侧卧位,侧抬腿训练。
L
M
N
三、髋关节活动:
继续上述F动作。
O 站立位内旋+侧抬腿训练
P 转凳辅助髋外旋练习(第4周开始)
Q 俯卧后抬腿练习(第4周开始)
O
P
Q
第三阶段(术后5-8周)目标:
目标:增强肌力、平衡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
一、负重:
逐步适应性负重,重心转移训练(前后向、侧向),6周后完全弃拐行走。
二、髋关节活动度训练:各个方向活动度逐渐恢复到最大范围。
三、重点进行肌肉训练,尤其是核心肌群训练。
R 四点跪位向前摆动练习 (第6周)
S 跪位弓箭步(第6周)
T 蚌式运动
U 平板支撑
V 臀桥运动(第6周)
W 侧平板(第6周)
X 四点跪位稳定性训练(第6周)
Y 飞燕式(第6周)
Z 旋转肌训练(第8周)
R1
R2
S
T
U
V
W
X
Y
Z
四、功能性训练
闭链膝微屈练习(1/3下蹲)
侧向下台阶(第6周)
单腿支撑练习(第6周)
弓步练习(第7周)
固定自行车(加阻力)
第四阶段:高级阶段(术后3-6月)目标:恢复运动。
经过此阶段康复,逐渐恢复长距离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以及对抗性体育活动。
Cariocas(卡里奥克)步伐练习
Ghiardellis平衡练习
核心稳定性训练合并力量训练
抗阻跑动训练
绳梯训练
本文是杨伟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