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女性小伙伴总是有或多或少的贫血症状,但是我们很少听说身边的汉子有贫血症状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都认同的说法是女性月经周期的缘故,那么究竟哪些症状属于贫血的症状呢?贫血又该进行怎样的治疗呢?小编带你来详细了解。
再过几天就是万圣节了,大家朋友圈已经弥漫起浓厚的节日气氛,不少朋友把自己P成脸色苍白的各路鬼怪。虽然很酷,但是从健康角度上说,这种脸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够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贫血的症状:
(1)手心或指甲发白,没有血色。
(2)贫血的人比较怕冷,有这个症状的时候要小心。
(3)面部粗糙、脸色发黄、暗淡无光、精神不佳等早衰的现象是贫血最明显的特征。
(4)经常头晕,特别是蹲下站起时头发晕,并有眼前一黑的情况。
(5)贫血会导致头皮囊得不到充足的滋养,造成头发干枯或掉发严重。
(6)贫血严重者,说话时中气不足,唉声叹气的。
(7)脏腑功能异常。如有头晕耳鸣、四肢无力、心悸气短等现象,就是提示你需要补益气血了。
(8)运动时感觉很快就会累,继续运动脸部会苍白,呼吸急促,就像缺氧。
没有血常规认证的贫血是不科学的。所以,如果自家媳妇儿有上述症状,记得劝她陪她去医院检查血常规。
其中血红蛋白的数量尤为重要(男性不低于120g/L,女性不低于110g/L,孕妇不低于100g/L),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断定为贫血。
女生为什么更容易贫血:
人们经常会把女生和贫血联系在一起,的确,女性的确比男性更容易贫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表明:
2012年我国6岁以上居民贫血患病率为9.7%(男7.0%,女12.6%),城市农村相同。
2013年孕妇贫血率为17.2%,城乡相近。乳母贫血率为9.3%(城市7.9%,农村10.2%,贫困农村14.4%)。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往往由于节食减肥产生,关键解决方案是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转而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在女性贫血中最为常见,膳食中缺铁是最主要的原因,应常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菠菜、紫甘蓝、肝脏、血制品及山楂等
3.失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常见于大出血后,应及时予以止血输血,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骨髓的造血机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贫血。其发生原因与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应及时去医院跟进治疗。
贫血怎么治: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只有一个:补铁。根据不同程度,治疗方法不同。
轻度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在90-110克/升)而胃肠吸收功能良好者,注意食物调整即可纠正贫血。可进食含铁丰富的食品,包括瘦肉、蛋黄、猪肝、发菜、海带、紫菜、黑木耳、菠菜、芹菜等。一般地说,动物性食物含铁量较高,并且容易吸收。
中度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在60-90克/升),饮食已经很难补充,建议直接口服补铁的药剂(下文简称铁剂)。在服用铁剂的时候最好配合维生素C一起,因为VC可以促进铁质的吸收利用,可用鲜橙汁送服铁剂,或者服用铁剂之后多吃橙子、青椒等物。
PS.服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直到贫血症稳定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至8周,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
重度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小于60克/升),建议先查明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如胃部大手术、慢性萎缩性胃炎、贫血性心脏病等,从病根入手,一边配合铁剂治疗一边治疗病因。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案总结起来是食补+铁剂,按程度选择,有家室的人记住没?
贫血怎么防:
1.首先应强调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
比如地中海贫血(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婚前、孕前和产前的筛查能有效预防。
对于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要先纠正出血原因。
2.积极防治寄生虫病尤其是钩虫病,对月经过多或经产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应当使用铁强化食品或补剂。
3. 除了女性,两周岁以内的儿童也是贫血的重灾区。对婴儿和早产儿最好做到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铁强化食品。
4.在接触有害物质的生产工人中,应加强劳动保护。
5.注意营养均衡,不要过度饮用咖啡、浓茶。
6.适量运动。保持规律运动可以增强造血能力,但要避免过量运动。
7.在日常生活中不滥用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