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香兰 三甲
吴香兰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小儿常见病:病毒性肠炎

2179人已读

上个月新闻报道,“某高校有69人因呕吐、腹泻到医院就诊,初步排除食物中毒,疑似诺如病毒肠胃炎……多地的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感染。”

上周,网上有家长咨询“宝宝10月龄,无原因吐奶两次,拉黄绿色稀水样便,半天时间就拉了3次,伴有低热,宝宝的一般情况还好,没影响吃奶和玩耍,尿色比平时黄,略有减少……”检查粪便提示:轮状病毒阳性,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这是腹泻病流行的节奏吗?

今天,吴医生就跟宝妈们聊聊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特点,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和预防……

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体有很多种类,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及非典型病原体等,病原体破坏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其中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病的常见病原。

病毒性肠炎是一组由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婴幼儿病毒性肠炎典型表现是蛋花汤样水便,常见病毒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等,其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较常见。

两种病毒的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非常相似,但也有所不同,详见下表。

image.png

一、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Rotavirus,简称RV)属RNA病毒,外层壳体呈轮缘状,可分多种亚型,可能会重复发病,是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最常见病原。

image.png

轮状病毒

RV损伤小肠粘膜柱状上皮细胞结构后,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发生渗透性腹泻,使水分、电解质丢失,严重时可表现为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1、流行特点:RV在全世界都有流行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

2、发病季节:具季节性,发病高峰为秋末、冬季及初春较为寒冷的季节,其他季节也有散发病例。轮状病毒肠炎也被称为“秋季腹泻”。

3、易感人群:6~24月龄婴幼儿。

4、感染途径:经粪-口途径进入肠道(被污染的食物、水),也可经接触(奶具、餐具及生活用品等)或呼吸道飞沫感染。

5潜伏期:一般为1-3天。

6、发病特点及主要表现:因轻重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不一。

发病初期,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常有低热、呕吐,继而出现蛋花汤样水便,可伴腹痛。自然病程一般为3~8天,个别重症科达2周以上,一般预后较好。

轻症:仅有蛋花汤样便,3-10次/日,一般状态好,可能有轻度脱水。

重症:水样便多达数十次/日,排便急、量多,偶混有粘液,无脓血。

可伴有腹胀、肠鸣等,少尿甚至无尿等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免疫力低下时,易合并其他病原感染,病情迁延可能转为慢性腹泻。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发热、惊厥)、心肌炎(心脏功能异常)、胰腺炎及肝功能损害等,也可能因肠蠕动异常继发肠套叠。

7、预防接种已有轮状病毒疫苗,属于二类疫苗(自费疫苗),主要是A群RV疫苗,也有四价RV疫苗等。由于RV的血清型多,因此接种疫苗后也有可能会发病。

RV疫苗:接种对象主要为2个月~3岁的婴幼儿。

二、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Norwalk Viruses,NV也叫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病毒之一。

NV具有传染性强,潜伏期较短,患病期和康复后3天内,都是诺如病毒传染性最强的时段。因此,更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及人群集中的机构聚集性暴发。

1、流行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因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容易出现新变异株,因此可重复感染。

2、发病季节冬春寒冷季节,全年均有散发

3、易感人群学龄儿童及成年人

因传播速度快,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餐馆及游轮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聚集性发病。

4、感染途径:食物、水及空气,都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的载体。

例如:吸入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气溶胶颗粒(空气),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接触过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5、潜伏期通常12~48小时,最长72小时。

6、发病特点及主要表现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是非细菌性腹泻暴发流行的常见病。

发病以恶心(50%以上)、呕吐、发热、腹泻及腹痛为主,小儿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一般为稀水便或水样便,4~8次/日,无粘液及脓血,可伴有肌肉酸痛,大多数人在1~3天后可自行恢复。

7、预防接种: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药。

image.png

诺如病毒

三、腹泻患儿的家庭护理

1、观察病情变化:记录24小时的腹泻次数,每次腹泻量,尿量,体温,小儿的精神,饮食、玩耍及睡眠等情况,提供给看诊的儿科医生。

2、加强臀部皮肤护理:由于频繁腹泻,酸性大便刺激皮肤及频繁擦拭,肛周及外阴部的皮肤屏障被破坏,诱发皮炎,发生糜烂、感染等。

因此,每次便后宜用温水冲洗,用纸巾沾干,避免用力擦拭,以保持局部皮肤干净、干燥,必要时使用护臀膏等保护措施。

3、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评估每次排便丢失的水分,及时补口服补液盐(医生所开),以防脱水,或加重病情。

具体口服补液的方法,请按儿科看诊医生的医嘱执行。

4、隔离措施:发现患儿或可能的携带者,应及时隔离,避免经粪-口、接触传播,成人感染后不可为他人制作食物,以免传播给他人。

5、加强消毒:及时更换、清洗被污染的衣被,对患儿使用过的的生活日用品、奶具、餐具等进行消毒,避免传播给家人或其他小儿。

四、预防措施

1、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和冷水,不吃生、冷食物,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与人共用食物。

2、手卫生切断粪-口感染的关键措施!

成人在接触宝宝前、给患病宝宝换尿布后,宝宝在吃饭前、排便后洗手,在接触不洁或可能污染的物品、玩具及环境后,外出回家后等,均要清洁双手。认真执行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详见科普文章《你会洗手吗?》

image.png

手卫生步骤

3、保持环境空气新鲜:在病毒性腹泻的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4、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婴幼儿营养及体能锻炼提高抗感染能力。

吴医生提醒各位宝妈

现在已经进入11月份,又到了病毒性肠炎的高发季节。即便是服用过轮状病毒疫苗(常见型),由于RV的血清型不同,宝宝接触后也可能会感染,因此,一定要做好手卫生及日常预防。

万一不幸中招,也不必太过紧张,病毒性肠炎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人体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战胜病毒。及时就诊,并按医嘱补液预防脱水,一般可在一周左右恢复正常。

(图片来自网络)

(吴香兰医生原创,发表于2019年11月4日个人科普公众)

吴香兰
吴香兰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