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有结节,会变成甲状腺癌吗?
这些年,甲状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不少人把原因归结为长期吃加碘盐,千方百计到处搜罗无碘盐,甚至千里迢迢去香港“背盐”。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绝对戒碘,更容易得甲状腺癌
“绝对戒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不足,进而导致促甲状腺素升高。而促甲状腺素增高跟甲状腺癌是有一定关系的。”吕伟明教授说,所以,把碘摄入增多,归结为甲状腺癌增多的原因是错误的。
如果不是碘盐的问题,那为什么甲状腺癌发病率会增高呢?
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体检项目里都涵盖了甲状腺B超,使得甲状腺癌的发现率大大升高。类似的情况,在韩国也发生过。曾有一段时间,韩国把甲状腺B超体检纳入必须项目,结果发现,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大增高。后来,他们把这个项目剔除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就大大下降。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日趋增大的工作压力、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电离子辐射,也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大多数甲状腺癌,其实不可怕
如果不幸患上甲状腺癌,也不用惧怕。
甲状腺癌有四种:乳头状癌、髓样癌、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
临床上,95%甲状腺癌都属于乳头状癌,生存率非常高。
“5年生存率达到99%,十年生存率达到95-98%,是预后非常好的肿瘤。”吕伟明教授说,“它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有很多良性生长的特征。”
他建议,发现甲状腺癌后,应听从专业大夫客观评估意见,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
良性结节,离甲状腺癌很远
时常有人体检后,发现甲状腺结节,惶惶不安:该不会是甲状腺癌的先兆吧?
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
所谓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腺体里的肿块,有良恶性之分。临床发现,良性甲状腺结节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很低。
真的吗?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项研究,对比了良性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基因图谱。结果显示,两者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相关。
就是说,甲状腺乳头状癌不是从良性甲状腺结节发展而来的。
为什么会得良性甲状腺结节
目前原因还不明晰,可能是由于摄入碘元素过少或过多,又或是精神压力过大等。
近几年,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这大概与甲状腺B超分辨率的提高、应用的广泛有关。
“有调查说,在人群体检中,有60%都能查出甲状腺良性结节。”吕伟明教授介绍道。
所以,发现结节不用太担心,可以找专业甲状腺专家,评估结节的良恶性。必要时,可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这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可靠的方法。
如果结节为良性,每年定期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及时了解结节的变化即可。
有结节,都必须切除吗?
大部分情况下,良性甲状腺结节对人体并无危害,没有必要切除。
发现甲状腺结节,“只有三种情况需要手术干预”。
一是,怀疑甲状腺结节有癌变的可能性。
二是,良性甲状腺结节,合并有继发的甲亢。
三是,良性甲状腺结节合并有不适,如甲状腺肿大,压到气管,以致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或影响外观。
最后提醒,大家不能因为担心查出问题,而不做甲状腺B超。“定期体格检查还是需要的,发现而不惧怕它,定期追踪,听听专业大夫的意见,正确面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才是最主要的。”
文献来源:中山一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吕伟明教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