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产妇得了流感怎么办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孕产妇(包括分娩及流产后2周内的女性)是罹患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所以有必要科普一下孕产妇得了流感怎么办?
流感多见于冬春季,人群普遍易感,每年流行程度不同,病情轻重亦不相同。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孕产妇是罹患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流感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 d,多为1~3 d,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有明确流感接触史,有助于诊断;无流感接触史,不能除外。
流行季节孕产妇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时,需考虑流感可能性:发热>37.8 ℃,甚至40 ℃以上,畏寒但少有寒战;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或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常有咽痛或咽部不适、干咳或少许白黏痰;食欲减退,部分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应注意,并非所有流感患者都会发热,没有发热不应排除流感诊断,如患者未诉发热但突发流感症状,也需要评估流感可能。
所有孕产妇均为流感重点预防对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均衡营养、多饮水、充足睡眠、适当保暖、避免着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吗?孕产妇接种流感疫苗使实验室确诊的流感发生率降低了50%。即使接种后仍感染流感,也可以减轻症状。此外,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与母体流感感染相关的死产、小于胎龄儿和早产的风险。大量临床试验、观察研究、安全报告系统的数据以及临床建议指南,都证明了孕产期流感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孕期接种流感疫苗,不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风险。既往对流感疫苗有严重过敏反应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唯一禁忌症。
如何治疗呢?在发病48 h内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h 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疑似或确诊的流感孕产妇,应尽早参照诊疗指南进行抗病毒治疗。
1. 奥司他韦(oseltamivir):首选药物,75 mg,每日2次,口服,疗程为5 d。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
2. 扎那米韦(zanamivir):吸入制剂,主要用于不能口服药物者。每次10 mg吸入,每日2次,间隔12 h,疗程为5 d。不建议用于原有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3. 帕拉米韦(peramivir):成人用量为300~ 6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5 d,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均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归为妊娠期C类药物。目前尚未发现对孕妇和胎儿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哺乳期间抗病毒药物安全性的数据有限。目前认为奥司他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很少排泄到母乳中,用药不影响母乳喂养。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 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中药亦可作为辅助治疗。如出现重症需住院治疗。
1.诊治疑似或确诊的流感孕产妇时,应严格执行感染预防标准。使用隔离待产室、分娩室或专用手术间,使用后终末消毒。
2.疑似或确诊流感的产妇应与新生儿暂时隔离,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解除母婴隔离需要达到以下3个标准:流感产妇服用抗病毒药物48 h后;不使用退热药物,24 h无发热;无咳嗽、咳痰。
3.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的保护性抗体有助于婴儿抵抗感染。隔离期间可将母乳吸出,由健康者代为喂养。
妊娠女性感染流感病毒仍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发热是流感的常见症状,也是某些出生缺陷和婴儿其他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使用退热药可以减轻这种风险。
孕产妇也会生病,还会合并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祝各位宝妈孕期顺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