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全新 三甲
孙全新 副主任医师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

陀螺刀--无创治疗小肝癌新技术

2144人已读

什么是小肝癌

所谓的小肝癌就是肝内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5厘米。对于这样的肿瘤,通常是首选手术切除。后来有了射频消融技术,通过影像技术,把消融针准确插入肿瘤内,产生高温,烧死肿瘤,又称为热消融,治疗一部分不宜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小肝癌患者。如今,有了陀螺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肝癌,与外科手术、射频消融,三分天下。

什么是陀螺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陀螺刀作为目前先进的γ射线精确放疗设备,也是最新一代的伽玛刀,是精确放疗设备,它集直线加速器和伽马刀等放疗设备的优点于一身,采用了航天陀螺仪的原理,将放射源安装在两个垂直方向同步旋转的陀螺结构上,创造性地实现了动静结合的“三次聚焦”,在使得处于靶点上的病灶组织受到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而发生放射线坏死的同时,周边正常组织基本没有损伤,病灶与正常组织间的边界锐利如“刀割”,因此被称为“陀螺刀”。

陀螺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肝癌局部治疗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既往已有一些临床研究对肝癌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报道,3年生存率70%, 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4%,其效果和外科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相当。

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研究结果,对224例不能手术的小肝癌患者进行分析,其中行射频消融的有161例,行立体定向放疗63例。选择射频消融的患者,肿瘤直径大部分小于3-4cm,选择SBRT的主要原因是肿瘤靠近血管或者肠道,或射频消融难以有效定位,或射频消融后局部残留、复发。

结果显示,射频消融和SBRT两者的1年、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6%、80.2%和97.4%、83.8%,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如果肿瘤直径小于2cm,两者的局部控制率相似,但是,肿瘤直径大于2cm,则立体定向放疗的局部控制率要远远优于射频消融(HR,3.35;95% CI,1.17-9.62,P=0.025)。尽管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但立体定向放疗作为小肝癌一线治疗,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特别是肿瘤大于2cm的患者。

陀螺刀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有哪些优点

由于陀螺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把射线精确聚焦在肿瘤内,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影响非常小,因此,立体定向放疗的毒副作用非常小,最常见的是乏力、纳差,放疗后1至2周就恢复正常。由于患者治疗全过程,无出血等创伤,因此,立体定向放疗也属于无创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的优点是:治疗小肝癌损伤小(无创),时间短,费用低,肝功能不受影响,可以治疗特殊部位肿瘤(大血管旁、胆囊旁、膈顶部)等优势。同时,SBRT治疗肝脏肿瘤的最佳大小是2 cm ~5cm,因此对于>2cm的肿瘤,效果优于射频消融。超声检查不能发现到的极早期小肝癌(通常小于1cm),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也有优势。

现代放疗技术的开展及推广标志着肝癌的放射治疗进入了精确定位、精确治疗计划设计、精确摆位、精确治疗的新时代。

孙全新
孙全新 副主任医师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