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情况需要做二次牙齿矫正
不良牙齿矫正会导致患者矫正后发现自己的牙齿有缝隙或是进食感觉牙齿不适,进行检查之后,医生会告知需要再次矫正,这就是二次矫正。
矫正牙齿的目的不仅在于恢复口腔健康,还需要满足牙齿矫正的美学要求。下面这些情况需要二次矫正,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中线不齐
这里说的中线不仅是上下门牙的中线对齐,广义来讲,应该是鼻子下方—口腔内唇—牙齿中线—下颌部的垂直线都处于同一直线上。牙齿咬合时,每一次的咬合点不见得都在同一位置上,咬动轨迹不同,你所看到的牙齿中线也不一定都在对称线上,不过可以接受的是中线左右1~2mm的偏差。
2.牙齿高低大小不一样
牙齿是由看不见的牙根和看得见的牙冠组成,有些人矫正后出现牙齿高低不一的情况,通常是矫正器黏在牙冠的位置出现不对所导致的。
其实,这样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患者可以通过镜子自行观察,笑起来的时候牙齿高度是否有不协调的情况,若是有,请医生帮你重新调整。
3.拔牙空间出现间隙
一般矫正过程,医生会使用连续橡皮链去收缝。牙齿就是靠牙齿与牙齿间橡皮链的回弹力产生关缝的力源,把缝给收上。然而关完缝后,很多医生总以为已经将患者的缝收完了,其实牙齿下方的骨头改造并未完成。
4.牙齿的表面归顺
表面归顺指的是牙冠是整齐的,然而牙根却是隔开的。这就是牙齿的移动没有出现BodilyMovement(整体移动)的现象。
5.对位关系不佳
通常牙列在经过整平排齐后,牙列在经过矫正器与弓线的协同作用,会出现比较协调的弓线形态。若是发现不在一个弧度上,常是因为矫正器的位置不到位,或是牙体延迟萌出未能在处理过程中黏上。
所以,矫正前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需要慎重。正畸前方案制定,正畸期间复诊加力,口腔清洁等都需至关重要。二次矫正,不仅浪费时间,还要花费不必要的金钱,得不偿失。
本文是吕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