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了牙周病要及时治疗
牙周病是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将近78%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牙周病是目前我国口腔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各类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牙龈炎、牙周炎最为常见,炎症会刺激牙槽骨吸收,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牙周病、癌症、心血管病并列为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牙周病主要病因有:牙结石,牙菌斑,创伤性咬合或其他病因。牙周病是牙缺失的主要原因。
如何判断牙周病
1. 刷牙出血。刷牙出血是牙龈存在炎症的最早也是最好发现的症状。
2. 持续性口臭。牙周炎会引起牙龈出血,组织发炎,致病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都会造成口臭。
3. 牙龈肿痛。当患者前来就诊的时候,叙述牙龈上有个“大包”,也许是才起的,也许是反复肿的。这就是牙周炎症导致的“牙周脓肿”。
4. 牙龈发胀、痒或不适。有些患者会感觉牙龈的某个部位有胀痒感或不适感,甚至用牙签或用手指去触碰会有舒适感,这就代表您需要专业的牙周检查和治疗了。
5. 牙缝越来越大。牙周病会引起牙龈和下方牙槽骨的退缩,引起牙间本应由牙龈和牙槽骨占据的空间暴露,使患者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6. 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当您发现有个别牙齿甚至自行脱落时,一定要及时来进行牙周检查,口内其他牙的寿命就在您的一念之间。
7. 牙齿尤其是上下前牙的移位。很多患者发觉自己的上或下前牙在一段时间内慢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这是牙周炎的症状。
牙周炎发展状态
1.牙龈炎。
牙周病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及时治疗,此阶段可痊愈。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进一步发展,引起深部的牙槽骨吸收,发展成牙周炎。
2.轻度牙周炎。可见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口臭,患者常常因为不会疼痛而加以忽略。
3.中度牙周炎。出现咀嚼无力,口臭,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出现牙缝,牙床肿痛;因为牙龈的肿痛时起时消,患者认为是所谓的上火造成,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4.重度牙周炎。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疼痛,溢脓等症状,无法咀嚼食物,最终牙齿脱落。
牙周病一旦发生,不能自愈,患者需要及时就诊。治疗后也必须按照医嘱对牙齿进行保护和维护口腔清洁,每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口腔,定期洗牙也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本文是鲁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