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科门诊HIV侦查笔记(一)
前段时间,门诊上接待了一位78岁的高龄老人,看上去和蔼可亲,身体比较健朗。通过询问得知:他在数月前发现龟头及包皮内板上有数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呈灰白色的扁平丘疹,且逐渐增大、增多,无疼痛、瘙痒等不适。为此而先在所属企业职工医院皮肤科诊治不效,后又在多家省、市医院皮肤科诊治,按“包皮龟头炎”、“扁平湿疣”、“丘疹”等先后应用了西医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增强免疫力等以及一些清热解毒、除疣杀虫的中药制剂,内服外用。前后数月,包皮龟头上的“丘疹”却丝毫没有减轻,且有增多、扩大并逐渐融合成片之势。老人因此而十分苦恼,遂来我院男科门诊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在了解了老人的病情及诊治经过后,进行了必要的体格检查。我寻思着,如果是一个单纯的扁平疣、湿疹、丘疹之类的疾病,经过前期外院这么多药物的“轮番轰炸”,多少应该是会见些效果的,怎么到了老人这里就“石沉大海”,没有一点疗效呢?出于职业习惯,我想了想:患者的病变部位在生殖器上,以不典型的“丘疹”为主要特点,且历经多种药物治疗而无效,不能排除性病的可能。但考虑到老人已是78岁高龄了,所以未敢直接询问他的“生活作风”问题。思索再三,我告诉患者:“您这个病变部位在生殖器上,按理来说,如果是一个单纯的扁平疣、湿疹、丘疹之类的,经过前期这么长时间、这么多药物的治疗,多少是会见一些效果的,但病情却丝毫没有改善,因此要怀疑有没有一些特殊细菌、病毒感染的可能,或者是自身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所以才不见效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如暂停用药,也不花那些冤枉钱了,适当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能是采取了“迂回战术”的缘故吧,我开具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老人欣然接受并表示配合检查。
本文是靳继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