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曹文兰 三甲
曹文兰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肿瘤科

乳腺癌患者绝经多年后,为什么在口服内分泌药物的过程中更年期症状会再次出现

3566人已读

最近门诊有个乳腺癌患者,67岁,绝经15年了,更年期症状早已消失,今年因为确诊为乳腺癌,经过了正规的手术、化疗、放疗后,因为激素受体阳性,开始口服内分泌药物,对于绝经后的患者,主要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任选其中一种,一般口服5-10年。口服了3个多月后,患者反而出现了更年期的症状:潮热、出汗、性格急躁、失眠、全身骨关节晨僵不适、腰膝酸困等。经过短期内中药调理,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很惊讶,为什么绝经后这么多年,反而更年期症状又出现了?下面从科学的角度帮助大家分析一下里面的原因?

绝经前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是卵巢分泌,绝经后卵巢已经基本上不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体内的雌二醇浓度明显下降,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转化而来。

乳腺癌手术后,我们从病理组织中常规化验雌激素(ER)和孕激素(PR)受体,其中ER分为 ERα和 ERβ,在正常乳腺组织中ERα、ERβ均有分布,ERβ占优势,当二者的比例发生改变时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所以当乳腺癌发生时,以ERα为主。

ER阳性的患者,术后常规口服5-10年的内分泌药物,绝经前的可以选择他莫昔芬(枸橼酸他莫昔芬),绝经后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也可以选择他莫昔芬(备选)。

他莫昔芬的药理作用是:为合成的抗雌激素药物,结构类似雌激素,能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受体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并转运入核内,阻止染色体基因开放,从而使癌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受到抑制。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并不直接作用于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而是抑制绝经后患者肾上腺中生成的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从而明显地降低血浆雌激素水平,产生抑制乳腺肿瘤生长的作用。

所以正常人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分泌雌激素的水平很低,主要依赖于少量的雄激素的转化,在更年期前后会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症状。该患者经过多年的适应,症状已经不明显了,现在开始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后,进一步抑制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机体内雌激素水平进一步降低,所以更年期症状再次出现。

在临床上,我们作为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的医生,见过了太多的这类患者,还有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直接切除了妇科所有附件导致更年轻的女性朋友,在生命的早期即出现更年期的各种不适主诉,这些患者不能随便补充雌激素,所以各种症状严重影响的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用中医调理患者的不适症状,可以解除患者很多痛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希望有以上症状困扰的女性朋友可以及时找我们缓解不适症状。

曹文兰
曹文兰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肿瘤科